患者男,17岁,中学生,因“发热4d,行走困难2d”于8月20日来诊。患者4d前发热,体温39.5℃,伴头痛、乏力、食欲下降,初以为患“感冒”,自服“感冒清”等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体温继续升高,最高达40.2℃。同时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并逐渐加重,以至于出现行走困难,由家属抬入病房。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关节炎”、“肝炎”及结核病等病史。查体:T40℃,P126次/min,R40次/min,BP100/66mmHg;急性病容;咽充血,结膜充血;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蚕豆大的淋巴结,轻压痛;肝肋下1cm,双肾区轻扣痛;双下肢小腿部肌肉明显压痛,四肢关节无红、肿、痛,病理反射未引出。该患者治疗中出现上述病情变化的原因是()(提示:青霉素皮试(-),静脉滴注青霉素40万U,滴注完约4min时,患者突然出现寒战,体温迅速升高达40.9℃,并感心悸、气促;P153次/min,R40次/min,BP81/58mmHg。) A.感染性休克。 B.赫斯海默反应。 C.低血容量性休克。 D.青霉素变态反应。 E.心源性休克。 F.精神紧张。
下列哪种关于流行病学的论述是正确的() 流行病学是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 流行病学是在细胞水平上研究疾病。 流行病学是在个体水平上研究疾病。 流行病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疾病。 流行病学是在系统水平上研究疾病。
风水初期的主症是() 全身水肿。 下肢水肿。 眼睑部水肿。 单腹胀大。 四肢水肿。
首先将淋证分为八类的医籍是() 《金匮要略》。 《医灯续焰》。 《医宗金鉴》。 《中藏经》。 《千金要方》。
患者男性,36岁。咳嗽、消瘦4月余,加重伴发热1月余,查体:颌下、颈部、腹股沟部触及蚕豆大小淋巴结,X线示间质性肺炎。WBC2.9×109/L,RBC3.2×1012/L,HIV抗体阳性(ELISA法)。若该患者进行T细胞亚群检测,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CD4+↓、CD4+/CD8+↓。 CD4+↑、CD4+/CD8+↑。 CD8+↓、CD4+/CD8+↓。 CD8+↑、CD4+/CD8+↑。 CD4+正常、CD4+/CD8+。
患者空某,女性。平素月经量少,周期延长,有时四五十天才有月经来潮,入冬后,手、足及耳部多处发生冻疮,肢冷畏寒,舌淡苔薄白,脉细迟。治宜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