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国家光电实验室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在I/O总线的数据线上传输的信息包括( )。
Ⅰ.I/O接口中的命令字Ⅱ.I/O接口中的状态字Ⅲ. 中断类型号 A. 仅Ⅰ、Ⅱ B. 仅Ⅰ、Ⅲ C. 仅Ⅱ、Ⅲ D.I 、Ⅱ、Ⅲ 【答案】D 。
【解析】在I/O总线的数据线上传输的信息包括I/O接口中的命令字、状态字以及真正的数据,而中断类型号也是通过数据线传输的。
2. 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超标量技术让多条流水线同时运行,其实质是以空间换取时间
B. 多核处理机中,要利用发挥处理机的性能,必须保证各个核心上的负载均衡 C. 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容量越来越大,足够软件使用,故称为“存储墙”
D. 异构多核处理机可以同时发挥不同类型处理机各自的长处来满足不同种类的应用的性能和功耗需求
【答案】C
3. 引入多道程序的目的在于( )。
A. 充分利用
减少
等待时间
B. 提高实时响应速度
C. 有利于代码共享,减少主辅存信息交换量 D. 充分利用存储器 【答案】A
【解析】多道程序设计的主要优点是通过将用户的地使用
和外设。它设法让
请求和
请求重叠起来的办法来有效和外设的利用率。
总有事情可做,以此来提高
4. 有向带权图如图所示,若采用迪杰斯特拉(Dijkstra )算法求从源点a 到其他各顶点的最短路径,则得到的第一条最短路径的目标顶点是b ,第二条最短路径的目标顶点是c ,后续得到的其余各最短路径的目标顶点依次是( )。
图 有向带权图
A.d , e , f B.e , d , f C.f , d , e D.f , e , d 【答案】C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Dijkstra 算法的思想和解题步骤。题目执行算法过程中各步的状态如下表所示。执行Dijkstra 算法过程中各步的状态表,故后续目标顶点依次为f ,d ,e
。
5. 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链路层采用后退N 帧协议(GBN )传输数据,数据传输速率为16kbps ,单向传播时延为270ms , 数据帧长度范围是128〜512字节,接收方总是以与数据帧等长的帧进行确认。为使信道利用率达到最高,帧序号的比特数至少为( )。
A.5 B.4 C.3 D.237
【答案】B 。
【解析】GBN 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本题求解的是发送一个帧到接收到这个帧的确认期间最多可以发送多少数据帧,要尽可能多发送帧,应以短的数据帧计算,注意帧的单位是字节,因
此首先计算出发送一帧的时间
这段时间总共可以发送
在此期间不重复,因此顿序号的比特数至少为4, 答案为B
故发送一帧到收到确认为止的总时间为
;
为了保证发送帧序号和确认帧序号
6. 若某文件系统索引结点(inode )中有直接地址项和间接地址项,则下列选项中,与单个文件长度无关的因素是( )
A. 索引结点的总数 B. 间接地址索引的级数 C. 地址项的个数 D. 文件块大小 【答案】A
【解析】根据文件长度与索引结构的关系可知,只有选项A 是与单个文件长度无关的。
7. 某CPU 主频为1.03GHz , 采用4级指令流水线,每个段的执行需要1个时钟周期。假定CPU
执行了100条指令,在其执行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流水线阻塞,此时流水线的吞吐率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采用4级流水线执行100条指令,在执行过程中共用4+(100-1)=103个时钟周期。CPU 的主频
是
也就是说每秒钟
有条指令/秒,故答案为C 。
8. 假定编译器规定int 和short 类型长度分别为32位和16位,执行下列C 语言语句:unsignedshortX=65530; unsignedinty^X:得到y 的机器数为( )。
A.00007FFAH B.0000FFFAH C.FFFF7FFAH D.FFFFFFFAH 【答案】B 。
【解析】X 和y 均为无符号数,其中X 为16位,y 为32位,将16位无符号数转化成32位无符号数,前面要补零。因为
所以
条指令/秒
条指令/秒
条指令/秒
条指令/秒
个时钟周期。流水线的吞吐率
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