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不断改革创新,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已经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文化体制已见雏形,尤其是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键在发展教育,因此,我国不断地强调要大力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教育强国,其重点要发展高等教育,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塑造全面发展、丰富多彩、体现时代精神的大学校园文化,但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着政治民主化和价值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公共理性精神缺失的问题,对我国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培育当代大学生公共理性精神,是当前进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对于打造复合型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本文从公共理性精神概念的界定、发展和内涵出发,结合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的分析入手,论证了“公共理性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的观点,进而提出了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平台培育大学生公共理性精神的途径和方法。本文研究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公共理性精神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本文从理性的概念出发,梳理了理性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公共理性理论形态,提出了公共理性精神的理论内涵,即:公共理性可以理解为公民个人理性在公共领域中以公共性为特征的表现和运用。
第二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首先,笔者分析了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社会氛围,大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推动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繁荣,高校校园中出现的文化异化现象凸显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教育改革发展呼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其次,结合本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本文提出了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基本经验。笔者认为:校园文化建设要准确把握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要准确把握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要准确把握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要注意把握满足需求与引导升华相结合。
再次,笔者总结了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校园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表现在教育视野不断拓宽,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校园文化建设的环境条件与硬件设施日益完善;校园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积极向上;校园文化理论研究日趋成熟。
最后,笔者探讨了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第三部分:公共理性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
在这一部分中笔者提出,公共理性精神是高校生存发展的灵魂,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支柱,也是大学精神的源泉,公共理性精神的培育对高校文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四部分:基于校园文化建设视角,培养大学公共理性精神。笔者提出,按照教育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批判性原则、包容性原则,从凝练校园精神文化,强化高校制度文化,培育校园主体文化三个方面着手,加强大学生公共理性精神培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本文从大学生的公共理性精神培育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公共理性精神的内涵和历史发展,赋予公共理性精神在当代社会中的新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由于笔者的能力有限,难免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像公共理性精神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张力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从主体间性的角度去看待公共理性精神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等等问题都没有涉及到,希望诸位学者能够多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