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819理论经济学综合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假设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为一的直线,井且给出任意的价格P 1、P 2和收入M ,试说明消费者在大于、小于和等于b 时的最优选择。
【答案】如图所示,横轴表示商品X 1的数量,纵轴表示商品X 2的数量,线段AB 表示无差异曲线,其斜率为b 。
消费者的均衡
(1)当时,此时预算线比无差异曲线陡峭,消费者的均衡山此作出的预算线为图中的线段CD 。可以发现,最优选择点不是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交点,而是顶算线与纵轴的交点,即最优选择为
(2)当。 时,此时预算线比无差异曲线平缓,山此作出的预算线为图中的线段EF 。可以发现,最优选择点不是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交点,而是预算线与横轴的交点,
即最优选择为
。
(3)当时,此时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重合,这时预算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最优选择点。
2. 如何解决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对此,西方学者并无一致的答案。然而,大体的说来,他们较为普遍的思路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论述效率优先的涵义。
【答案】(1)效率优先,就是在决定收入分配的问题上,首先考虑效率,把效率当作决定收入分配的第一位的因素。经济效率高,所得到的收入也高; 反之,经济效率低,所得到的收入也低。是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再考虑兼顾公平的问题。
(2)要做到效率优先,就是要让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领域里充分地发挥作用,就是要让市场的供求关系去决定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去决定收入的分配,也就是要承认个人的天赋能力的差别、承认后天努力的差别、承认努力结果(这些结果可能包含了纯粹运气的作用)的差别,总之,承认一切合法和合理的差别,并把这些差别与它们的结果即收入联系起来。在这里,“合理”的和“合法”的差别就是指上述由于个人的“天赋”、“努力”或“运气”之类因素造成的差别,而不包括利用各种非法手段造成的差别。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只有在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中来决定收入的分配才可以使各种经济资源达到最优的配置,才可以使经济的效率达到最大。任何对市场机制的不必要的和不恰当的干预都只能起到妨碍资源优化配置和降低经济效率的作用。市场机制通过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办法,刺激人们去努力工作、储蓄和投资。如果没有这一机制,社会就要寻找其他的替代办法。比如,积极鼓
,或者,强制要求“完成任务”,等等。然而,在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这些替励“奉献精神”
代的办法至多也只能暂时地适用于少数社会成员,而不能长期适用于大多数社会成员。
(3)效率优先不是不要平等。在坚持效率优先的条件下,还必须兼顾公平。为了做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减少和消除不合理的收入; ②促进机会均等; ③限制某些行业、某些个人的垄断J 胜收入; ④实现生存权利和消灭贫穷。
3. 画图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答案】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从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行为分析中可以推导出完全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厂商根据P=MC确定在每一价格水平下能给其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如图所示。因此,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就是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厂商的边际成本递增,因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在图中,根据P=MC或MR=MC的短期均衡条件,当市场的商品价格为P 1时,厂商所选择的最优产量为Q 1; 当商品的价格为P 2时,厂商所选择的最优产量为Q 2; 当商品的价格为P 3时,厂商所选择的最优产量为Q 3等等。因为每一个商品的价格水平都是由市场给定的,所以在短期均衡点上,商品价格和厂商最优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明确表示为以下的函数关系:
期供给函数。
此外,短期供给曲线之所以是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一部分边际成本曲线,是因为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交点就是厂商的停止营业点。
从以上对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的推导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供给曲线背后所隐含的生产者追求最大利润的经济行为。供给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产品数量。更重要的是,生产者所提供的产品数量是在既定价格水平下能够给他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产品数量。 。其中,P 为商品的市场价格,且P=MC;Q S 为厂商的最优产量或供给量。显然,上式是完全竞争厂商的短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4. 垄断是否也有可能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答案】垄断有可能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l )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完全竞争企业是有效率的,而垄断企业则是无效率的。这里,“静态”的意思是指技术不变。换句话说,如果不考虑技术的变化,则完全竞争企业比垄断企业具有更高的效率。但是,一旦引入技术进步的因素,结果就可能大不相同。
(2)一方面,相对于完全竞争企业,垄断企业的技术进步可能要更快一些; 另一方面,垄断企业的更快的技术进步可能在抵消掉其静态的低效率后还有余,从而使得它的综合的(同时包括静态效率和技术进步在内的)效率超过完全竞争企业。
垄断企业的技术进步可能要比完全竞争企业更快。这可以从创新的成本和收益两个方面来说明。就创新的成本而言,许多创新(特别是那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都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而这种巨额的资金通常很难由那些规模较小的、利润也很少的完全竞争企业来提供。而大企业利用对市场的垄断力量,获得大量的超额垄断利润,这些超额垄断利润为创新的研究和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就创新的收益而言,尽管创新的成功可以带来巨大的收益,但这些收益却不一定能够完全被进行创新的企业所得到。在完全竞争经济中,任何企业都无法控制市场,也无法防止别的企业对其创新成果的模仿和利用。因此,即使一个完全竞争企业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创新,创新的好处也会很快地被众多的模仿者所瓜分,进行创新的企业本身仍然可能得不偿失。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创新的资金方面来看,还是从创新的动机方面来看,垄断企业进行创新的可能性都要比完全竞争企业大得多,从而,前者基于创新的技术进步也要比后者快得多。
5. 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案】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由于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所以,相对于整个市场的总需求量和总供给量而言,每一个买者的需求量和每一个卖者的供给量都是微不足道的。在这样的市场中,每一个消费者或每一个厂商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的控制力量,他们每一个人都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他们被称为价格接受者。
(2)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质的
由于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质的,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单个厂商既不会单独提价,也不会单独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