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21教育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辨析题
1. 现代教育旨在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
【答案】错误。
我国学者的观点,一般是认为现代教育是伴随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是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的进程的教育。现代教育是迄今为止教育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人类教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2. 杜威实用主义教学主张儿童是教育的中心。
【答案】正确。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杜威的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的代表作是《设计教学法》等。
实用教育学认为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和自动,将教师置于辅助地位。他们认为,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中心,全部的教育教学都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教师只能处于辅助地位。这与赫尔巴特等人的“教师中心论”相反。
实用主义教育学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不足之处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3. 英国公学即英国公立学校
【答案】错误。
公学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属于英国富家子弟升入大学的预备教育,具有中等教育的性质。公学一般是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的,培养一般公职人员,其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学质量等均高于同时期的文法学校。名为“公学”,实际是一种私立的寄宿学校,以升学为主要目标,具有大学预科的性质。这种学校全靠私人捐助,拥有大量校产,不受政府资助和干涉,是典型的贵族学校。修业年限一般为5年,英国著名的公学有伊顿、温彻斯特、圣保罗等九大公学。因此,公学并不是公立学校。
4.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明荀况在师生关系问题上强调不唯师说。
【答案】错误。
《劝学》中这段话阐明了持久的学习和教育对人有完善的作用,也蕴含了学生必须向老师学习求教的思想,但推导不出在师生关系问题上不唯师说的结论,荀况也并无不唯师说的思想。荀况认为,教师与天、地、君、亲处在并列的地位,关系到国家的治理; 教师是礼义的化身,人的完善没有比向老师学习更为有效的办法。因此强调学生必须服从教师,“师云亦云”,否则就是背叛。据此提出尊师,并以是否尊师为国家兴衰的标志。
5. 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
【答案】此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1)教学模式是指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任务的相对稳定且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是对各种教学法及其理论依据和结构所作的纲要式的描述。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五个因素: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教学模式是一种结构框架,它从宏观上把握了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 它也是一种活动程序,具有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2)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所采用的方式,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教学方法一般都是按照教学活动的外部形态区分来命名的,如讲授、谈话、演示、练习、讨论、实习等,都体现一种教学活动,具有独特的教学功能,不能用其他方法来代替。
(3)教学模式具有概括化、理论化的特点,教学方法则具有具体的、可操作的特点。通常情况下,教学方法侧重于实践,而教学模式侧重于理论。教学模式包含了一定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等,属于较高层次。因此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同起来是错误的。
6. 教育民主化就是教育机会均等
【答案】此观点是不全面的,具体分析如下:
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均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民主化,但二者不能等同。
(1)教育民主化是个体享有越来越多的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受到越来越充分的以自主和合作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和教育制度不断转向公正、开放、多样的演变过程。教育民主化是20世纪最大的教育思潮之一,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的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 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教育民主化除了包括教育机会均等以外还包括师生关系、教育活动、方式及内容的民主化。(2)教育机会均等是指给予公民以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义务和机会。它要求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来对待受教育者,用科学的方法和标准来教育人。这往往由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和保障。教育机会均等可包含以下相互联系的三层含义:
①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是任何人无权剥夺的权利和替代的义务,也是个人应享有的权利和必须承担的义务。
②受教育机会的平等。在教育实践中,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应包括学习条件的均等,即在教学内容、教育经费、教育设备、师资水平等方面有相对均等的条件,在教育的过程中受到平等的对待,不得有任何歧视。
③教育结果的相对平等。即每个学生接受教育后都应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都能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在德、智、体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3)教育民主化是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成为民主化教育的主体。教育民主化的中心内容之一是实现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平等是教育平等的基础。教育机会平等的主要要求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享有最基本的教育,每个人都有相等的机会接受符合其能力发展的教育。因此,认为教育民主化就是教育机会均等是不全面的。
二、简答题
7. 何为非正式群体
【答案】非正式群体是相对于学校班委会、团小组等一类正式群体而言的,指在无正式规定下学生自发自然而形成的群体,也称自然群体。由于非正式群体对学生个体的成长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如何对待学生非正式群体就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问题。引导非正式群体必须区别不同情况,对于其中绝大多数具有亲集体倾向的非正式群体,小仅允许存在,还要视为班集体结构中小可缺少的一部分,予以支持和保护,但要防止发展成为那种功利的、庸俗的“义气”关系,注意协调它和班集体及其它非正式群体的关系,避免其特殊化,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鼓励他们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集体目标多作贡献。对偏离集体目标的非正式群体则要在了解其首领及J 清感基础等情况后,审慎地做好引导工作,改善其与班集体和他人的关系。
8. 简述美国1958年《国防教育法》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答案】《国防教育法》是美国总统于1958年9月2日批准颁布的,共10章。其颁布的历史背景和蕴含的主要内容分别为:
(1)美国1958年《国防教育法》颁布的历史背景
①国际背景: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美国朝野极为震惊,为适应与苏联进行国际竞争的需要,改革教育的呼声高涨。
②国内背景:19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各界对美国教育问题的批评越来越多,批评的焦点是美国教育质量差,在国际各项评估中美国学生的成绩都不高,与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在国际、国内背景的影响下,美国政府开始对教育进行改革,颁布了《国防教育法》。
(2)美国1958年《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
①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的教学。该法要求让更多的青年学习这些学科。为提高这些学科的教学水平,要求大力更新教学内容,设置实验室、视听设备、计算机等现代教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