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344风景园林基础[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落叶期

【答案】“落叶期”是指观测树木秋冬开始落叶,至树上叶子全部落尽时止的一段时间。系指树木秋冬的自然落叶,而不是因夏季干旱、暴风雨、水涝或发生病虫害引起的落叶。

2. 光周期现象

【答案】“光周期现象”指每日的光照时数与黑暗时数的交替对植物开花的影响。依据光周期现象,可将植物分为四种类型: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中间性植物。

3. 移植

【答案】“移植”指将植物种植成活以后还需移动到其他地点种植的栽植方式。在树木移植过程中,要砍掉树枝树叶以减少营养浪费,并且要给截断的部位涂上泥巴以防止细菌侵入。

4. 花芽分化

【答案】“花芽分化”指植物生长点由营养生长开始向生殖生长转化的分化过程。树木花芽分化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的花芽分化是指形态分化;广义的花芽分化,包括生理分化、形态分化、花器的形成与完善直至性细胞的形成。

5. 成枝力

【答案】枝条上部叶芽萌发后,并不是全部都抽成长枝。母枝上的芽能抽发生长枝的能力称为“成枝力”。只有“成枝力”强的芽才能抽发生长成枝。

6. 树木修剪

【答案】“树木修剪”是服从整形的要求,去除树体的某些器官如茎、枝、叶、花、果、芽、根等部分以达到调节树势、更新造型的目的,实现整形的措施。

7. 观花木

【答案】“观花木”指具有美丽的花朵或花序,其花形、花色或花香有观赏价值的乔木、灌木、丛木及藤本植物。如月季、杜鹃等都属于观花木。

8. 群丛

【答案】“群丛”是植被分类的基本单位,是所有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或标志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例如在兴安落叶松一杜鹃花群丛组中,可分为兴安落叶松一杜鹃花一越橘群丛和兴安落叶松一杜鹃花一红花鹿蹄草群丛。

9. 生态类型

【答案】“生态类型”指同一种植物由于长期适应不同环境而发生变异性和分化性的个体, 这些个体群在形态、生态特征和生理特征上均有稳定性和遗传性。(或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态习性的一类一群植物称为生态类型。)

10.引种驯化

【答案】“引种驯化”是指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使野生植物、外来(外地或外国)的植物能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和栽种条件,成为生产或观赏需要的本地植物。

二、简答题

11.裸子植物的识别要点:

【答案】裸子植物是原始的种子植物,其发生发展历史悠久,是地球上最早用种子进行有性繁殖的,在此之前出现的藻类和蕨类则都是以孢子进行有性生殖的。裸子植物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用种子繁殖上。其识别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孢子体发达,占绝对优势

(2)多数种类为常绿乔木、灌木、罕为藤本

(3)叶多为针形、鳞片形、线形、椭圆形、披针形、罕为扇形

(4)花单性,罕两性,胚珠和种子裸露,不为子房所包被

(5)具有颈卵器的构造:裸子植物除百岁兰科、买麻藤科外,一般都具有颈卵器。配子体完全寄生在孢子体上,雌配子体的近珠孔端产生颈卵器,但结构简单,埋藏于胚囊中,仅有2〜4个颈壁细胞露在外面。颈卵器内有1个卵细胞和1个腹沟细胞,无颈沟细胞,比起蕨类植物的颈卵器更为退化。

(6)种子有胚乳,胚直生,子叶一至多数

(7)传粉时花粉直达胚珠:在被子植物中,花粉粒需先到柱头后萌发,形成花粉管,然后到达胚珠。而裸子植物则不同,花粉粒由风力(少数例外)传播,并经珠孔直接进入胚珠,在珠心上方萌发,形成花粉管,进达胚囊,使其内的精子与卵细胞受精。

(8)具多胚现象:大多数裸子植物都具有多胚现象,这是由于1个雌配子体上的几个或多个颈卵器的卵细胞同时受精,形成多胚,称为简单多胚现象或者由于1个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胚原组织分裂为几个胚,这是裂生多胚现象。

12.简述园林树木管理中的施肥种类,时期与方法。

【答案】在园林树木管理方面,施肥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措施,针对不同的树种,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生产要求,施肥需要有相对的特点。下面简单介绍几点关于施肥需要注意的事项:

(1)施肥的种类

基肥:一般叫底肥,是在播种或移植前施用的肥料,主要是供给植物整个生长期中所需要的养分,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也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作基肥施用的肥料大多是迟效性的肥料,如厩月巴、堆肥、家畜粪等是最常用的基肥,化学肥料的磷肥和钾肥一般也作基肥施用。

追肥:是指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加施的肥料,为了供应作物某个时期对养分的大量需要,或者补充基肥的不足。其施用特点是比较灵活,要根据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元素缺乏症,对症追肥,氮钾是最常见的追肥品种。

(2)施肥时期

在生产上,施肥时期一般分基肥和追肥,基肥施用时期要早,追肥要巧。

基肥的施用时期

基肥分秋施和春施,秋施基肥正值根系秋季生长高峰,伤根容易愈合,并可发出新根,结合施基肥,再施入部分速效性化肥,以增加树体积累,提高细胞液浓度,从而增强树木的越冬性,并为次年生长和发育打好物质基础。春施基肥,因有机物没有充分分解,肥效发挥较慢,早春不能及时供给根系吸收,到生长后期肥效发挥作用,往往会造成新梢二次生长,对树木生长发育不利。特别是对某些观花观果类树木的花芽分化及果实发育不利。

追肥的施用时期

追肥又称补肥,根据树木一年中各物候期需肥特点及时追肥,以调解树木生长和发育的矛盾。追肥的施用时期,在生产上分前期追肥和后期追肥,前期追肥又分为开花前追肥、落花后追肥和花芽分化期追肥。具体追肥时期,则与地区、树种、品种及树龄等有关,要依据各物候期特点进行追肥。对观花、观果树木而言花后追肥与花芽分化期追肥比较重要,尤以落花后追肥更为重要,而对于牡丹等开花较晚的花木,这两次肥可合为一次。同时,花前追肥和后期追肥常与基肥施用相隔较近,条件不允许时则可以省去。

(3)施肥的方法

土壤施肥

施肥效果与施肥方法有密切关系,而土壤施肥方法要与树木的根系分布特点相适应。把肥料施在距根系集中分布层稍深、稍远的地方,以利于根系向纵深扩展,形成强大的根系,扩大吸收面积,提高吸收能力。具体施肥的深度和范围与树种、树龄、砧木、土壤和肥料性质有关。具体施肥方法有环状施肥,放射沟施肥,条沟状施肥,穴施、撒施、水施等。

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也叫叶面喷肥,简单易行,用肥量小,发挥作用快,可及时满足树木的急需,并可避免某些肥料元素在土壤中的化学和生物的固定作用。尤以在缺水季节或缺水地区以及不便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