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武汉科技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852细胞生物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细胞决定

【答案】

细胞决定的命运。

2. RTK

【答案】RTK 的中文名称是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酪氨酸激酶是一类酶联受体,既是受体,又具有酶功能。当RTK 与其配体结合后,两个受体在膜上二聚化,两个受体分子具有微弱的蛋白激酶活性,当它们相互靠近后通过相互憐酸化的机制将二者自身的蛋白激酶活化,使下游蛋白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从而实现信号转导的功能。所有的受体酪氨酸激酶都由三个部分组成:具配体结合位点的胞外结构域、单次跨膜的疏水ct 螺旋区、具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胞内结构域。 3.

【答案

】|

导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非选择性的膜泡运输。其中,逸蛋白,

膜泡在非选择性的批量运输中行使功能。

4. 组成型胞吐途径

【答案】

组成型胞吐途径

胞外基质组分、营养或信号分子等功能。

5. 循环式光合磷酸化给

的中文名称分别

包被膜泡

包被膜泡。在膜泡运输中,网格蛋白包被膜泡介导选择性转运,而COP 蛋白包被膜泡介

包被膜泡主要负责回收、转运内质网逃

包被

包被膜泡负责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在组成型分泌过程中,

是指在能识别一个细胞的分化以前,就有了一个预先保

证细胞怎样变化的时期,或者说在形态、结构与功能等分化特征尚未显现之前就已经确定了细胞

是指在真核细胞中,由高尔基体反面

囊膜分泌的囊泡向质膜流动并与之融合的膜泡运输过程,呈连续分泌状态,完成质膜更新,分泌

梯度,从而驱动A TP

【答案】循环式光合磷酸化是指PSI 接受远红光后,产生电子经过AO 、Al 、Fe-S 和Fd , 又传

和PC 而流回到PSI , 形成闭合回路的过程。电子循环流动,产生

的形成。循环光合磷酸化由PSI 单独完成,同时在其过程中只有A TP 的产生,不伴随NADPH 的生成和O 2的释放.

6. 微管相关蛋白(MAP )

【答案】微管相关蛋白(MAP )即微管结合蛋白,是指一些与微管密切联系,附着于微管多

聚体上,参与微管装配并能增加微管稳定性的蛋白,包括和树突的不同形态。

7. 内含信号序列。

【答案】内含信号序列又称内含信号肽

蛋白等。微管

相关蛋白多分布于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中,一般认为与骨架纤维间的连接有关,可能决定了轴突

是膜蛋白中特有的,它不位于

N 端,但具信号序列的作用,故称为内含信号序列。它可作为蛋白质共翻译转移的信号被序列转运。内含信号序列是不可切除的信号序列,而且是疏水性的。

8. 转运蛋白

别,同时它也是起始转移信号,可插入蛋白质转运通道,并与通道中的受体结合,引导其后的肽

【答案】在叶绿体内膜上有很多运输蛋白,称为转运蛋白。它们的功能是选择性转运出入叶绿体的分子。叶绿体内膜上所有转运蛋白的运输作用都是靠浓度梯度驱动的,而不是主动运输。这与线粒体内膜的运输系统不同,在线粒体内膜中有主动运输的转运蛋白。

9. 分子伴侣

【答案】分子伴侣

是指在细胞中的某些可以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

蛋白家族。

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装配,但本身并不参与最终产物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如信号识别颗粒和

10.有丝分裂器

【答案】有丝分裂器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在中期细胞中包括两部分:①纺锤体,是由对称的微管束组成的形似橄榄球的结构,在细胞的赤道板被染色体一分为二;②星体,在纺锤体的两端各有一个,为一簇呈放射状的微管。

二、简答题

11.请简述核小体在细胞中存在的实验证据和它的基本结构。

【答案】(l )核小体在细胞中存在的实验证据

①用温和的方法裂解细胞核,将染色质铺展在电镜铜网上,通过电镜观察,未经处理的染色质自然结构为 30nm 的纤丝,经盐溶液处理后解聚的染色质呈现一系列核小体彼此连接的串珠状结构,串珠的直径为

②用非特异性微球菌核酸酶消化染色质时,发现绝大多数DNA 被降解为大约200bp 或其整数倍的片段。如 果用同样方法处理裸露的DNA ,则产生随机大小的片段群体。

③应用X 射线衍射、中子散射和电镜三维重建技术,研究染色质结晶颗粒,发现核小体颗粒是直径为llnm 、高6.0nm 的扁圆柱体,具有二分对称性。

微小染色体分析。用

病毒感染细胞,病毒DNA 进入细胞后,与宿主的组蛋白结

的DNA 为环状,周长

合,形成串珠状微小染色体,电镜观察约若相当

于一个核小体,则可形成25个核小体,实际观察到23个,与推断基本一致。

(2)核小体的基本结构

①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200bp 左右的DNA 超螺旋和一个组蛋白八聚体以及一个分子的组蛋

②组蛋白八聚体构成核小体的盘状核心颗粒,

相对分子质量为成,包括两个

和两个

由四个异二聚体构

③147bp 的DNA 分子超螺旋盘绕组蛋白八聚体1.75圈,组蛋白H1

在核心颗粒外结合额外

锁住核小体DNA 的进出端,起稳定核小体的作用。

④两个相邻的核小体之间以DNA 相连,典型长度60bP , 不同物种变化值为

12.如何证明细胞程序死亡受到相关基因的正、负调控?试以线虫为例作简要说明。

【答案】(1)线虫发育过程中有131个细胞注定要程序死亡,已经证明有11种基因与该程序死亡有关,其中3种与程序死亡的开始有关。

(2)其中细胞可以生存,

(3)

和和

基因是细胞程序死亡所必需的,在属于正调控基因。 和

行使负调控。因为观察到表达

的突变株中,上述细胞不进入和

突变株中,原来要死亡的

不等。

⑤组蛋白和DNA 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结构性的,基本不依赖于核苷酸的特异序列。

基因对

程序死亡,而在野生型中这些细胞要凋亡。

13.什么是肝细胞解毒? 肝细胞解毒的机理是什么?

【答案】(1)肝细胞中的光面内质网能够对外来的有毒物质,如农药、毒素和污染物通过氧 化、还原和水解,使有毒物质由脂溶性转变成水溶性而被排出体外,此过程称为肝细胞解毒作用。

(2

)肝细胞解毒作用需要氧和NADPH 转变成

而且每氧化一分子底物,要消耗一分子的氧,进而将

由于这种反应的一个氧原子出现在产物中,其他则存在于水分子中,将催

它是光面内质网上的一类含铁的膜整合蛋白。因在

细胞色素

化这种类型氧化作用酶称为混合功能的氧化酶。混合功能的氧化酶系统类似一条呼吸链。由几个组分组成,核心成员是细胞色素内质网膜蛋白的

铁原子被

占细胞总蛋白的

还原一氧同细胞色素

长处具有最高吸收值,因此而得名。细胞色素

是肝细胞光面内质网的主要膜蛋白,约占光面

参与有毒物质以及类固醇和脂肪酸

结合一细胞色素

中的

的羟基化。羟基化涉及四个基本反应:被氧化的物质同细胞色素

结合一底物结合一个氧原子被氧化. 另一个氧

原子用于形成水。被氧化的底物由于带上轻基,增强水溶性,容易被分泌排出。

14.为什么说红细胞是研究膜结构的最好材料?

,极少有其他类型的细胞污染。此外,【答案】由于红细胞数量大,取材容易(体内的血库)

成熟的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等膜相细胞器,细胞膜是它的唯一膜结构,分离后不存在其他膜污染的问题。所以红细胞是研究膜的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