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11新闻传播实务之《新闻采访教程》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4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专访

【答案】专访,是指对新闻人物或单位、部门进行专题访问的通讯体裁。一般分为人物专访(又称人物访问记)、事件专访和问题专访。其特点包括:①针对性,即选择的人和事及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 ②代表性,访问什么人、提及什么事,要求具有典型性; ③适合性,即访问时机和访问地点的适当。

2. 灾害新闻

【答案】灾害新闻是指以灾害孕育、发生、发展、危害及预防、抗灾、减灾等人类与之斗争为题材的新闻体裁。灾害新闻的新闻价值具体有突发性、严肃性、客观性、情趣性、科学性等特点。按报道题材则可分为自然灾害报道、人文灾害报道等。

3. 提炼主题

【答案】提炼主题,是指记者在占有了大量材料并初步选定了主题以后,开始了认识的第二阶段,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种上升或飞跃,就叫提炼主题,又称为深化主题。选择或确定主题,只是形成了新闻的序幕或雏形。若要把新闻事件反映得更深刻,更有思想性和指导性,还必须对材料进一步作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综合分析,提示新闻事实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事物的本质思想,必要时,还需要作补充采访,这就是对主题的提炼和深化。

4. 隐性采访

【答案】隐性采访是指记者隐藏真实身份与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手段获取新闻素材的采访方式,其只适用于某种特殊场合、特殊题材或特殊采访对象。运用这种方式,目的在于减少采访障碍和干扰,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务必十分慎重,一般应控制在法律和新闻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或己经得到有关部门的授权,切勿滥用。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