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湖北大学文学院703新闻传播史论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4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1945.1946年间《新华日报》与《大公报》就和战问题展开的两次交锋。

【答案】(1)1945年,随着国共两党军事冲突加剧,国统区新闻界围绕着和平民主还是内战独裁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争。1945年11月20日,重庆《大公报》发表《质中共》社评,把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并要求共产党交出军队。次日,《新华日报》发表《与大公报论国事》的社论予以反驳。社论列举国民党进攻解放区、破坏和谈协议的事实,说明内战的责任完全在国民党方面。在政治尚未民主化的时候,《大公报》要求共产党交出军队,这正是它“大私”的表现。

(2)《大公报》在遭到反击、短暂沉默后,1946年又开始附和国民党当局的反共攻势。当年4月苏军撤出长春,国共两党军队展开了长春争夺战。4月16日,上海《大公报》发表《可耻的长春之战》的社评,指责东北民主联军在进攻中,“常常是用徒手的老百姓打先锋”。4月18日,《新华日报》发表《可耻的大公报社评》,针锋相对予以痛斥。社论指出,国民党破坏停战协定,用美国的枪炮杀自己的同胞,《大公报》从来没有说一句“可耻”。当人民军队发起自卫反击战时,《大公报》忽然说可耻了。《大公报》这样“替反动派开脱罪名”,进行“帮凶”甚至采用造谣手段,才真正是“残忍到极点,可耻到极点,’!

(3)在论战中,《新华日报》得到了群众和进步报刊的支持。这对于宣传共产党和平、民主、自卫的方针,揭露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罪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简述抗战后国民党如何重建其新闻事业网并不断强化新闻统治的。

【答案】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积极重建新闻事业网,加强对舆论的监督控制,主要方式有:

01)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统区新闻事业的中心随着政治中心由西部向东部转移而重新返回上海、南京一带。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凭借其手中掌握的政权与法统,抢先在收复区扩展它们自己的新闻事业。

(2)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颁布了《管理收复区报纸通讯社杂志电影广播事业暂行办法》,规定:“敌伪机关或私人经营之报纸、通讯社、杂志及电影制片、广播事业一律查封,其财产由宣传部会同当地政府接收管理。”随后,国民党的“收复区全国性事业委员会”又拟定了《广播事业接收三原则》。根据这些法令,原沦陷区的敌伪报馆、电台、通讯社等各类新闻机构全部成了国民党的囊中之物。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