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社会学与社会管理教研部615社会学原理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系统
【答案】社会系统是由行动者同其状态中的其他行动者之间稳定的制度化的角色关系构成的。通常所说的“社会”是社会系统中的一种特定类型,是指对环境具有较高程度的自给自足性的社会系统。除了社会之外,社会系统还包括那些在其环境中自给自足程度不那么高的二人组合关系、小群体、家庭及各类组织等。社会系统是整个行动系统中的一个附属系统,它受到文化系统(价值取向和规范模式)的控制和人格系统(角色)的制约,因此,它的核心是制度化的角色关系。
2. 不遵从越轨
【答案】不遵从越轨(nonconforming deviant)与反常越轨不同。不遵从越轨者相信规则是坏的,以至于有必要通过蓄意和集体的违反它而向它进行道义上的挑战。同希望隐瞒其行为的反常越轨者不同,不遵从越轨者吸引人们对其行为的注意。他们的目标不是个人得失而是改变规则。
3. 生活的医学化
【答案】生活医学化的内容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一面:①医学淦释范围持续扩一展:医学从健康与基本能够角度淦释人类某些行为与心理状态,进而以医学的标准来衡量个人身心状态; ②大众自我决定权日益受到破坏:医学逐渐介入各种社会生活领域,致使一般民众也丧失自我决定的权利; ③大众决定权直接让渡给医学技术专家:医学语言与大众语言的隔阂,一般民众并无能力讨论医学问题,只能将决定交给医学专家; ④医学取向逐渐成为社会控制的工具:为了维持社会规范或减轻违反社会规范的困扰,医学化逐渐脱颖而出,并成为监控或遏制问题恶化的一种社会控制的工具和手段。
4. 总和生育率
,又称总生育率,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答案】总和生育率(TFR )
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一般指15~49岁各年龄组妇女生育率之和。总和生育率是度量妇女生育率的指标之一,是在度量分年龄组生育率基础上计算的妇女总体生育水平。它是衡量人口生育水平的标准化指标。其计算方法为:总和生育率。式中,GFR 表示一般生育率,是度量妇女生育率的指标之一。一般生育率反映育龄妇女年平均生育水平。
5. 印象管理理论(戈夫曼)
【答案】印象管理是在人际互动中,“不管个人在头脑中所具有的具体目标是什么,也不管他达到这个目标的动机是什么,他的兴趣始终是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控制他人对他的反应。这
种控制将主要通过影响他人而逐渐形成的限定而实现的,而且他能通过给他人某种印象的方式借以表现自己达到影响这种限定的目的,他给人的这种印象将引导他人自愿地根据他的意图而行动。”
6. 安全阀机制(刘易斯·科塞)
【答案】安全阀制度是一种社会安全机制,即在不毁坏社会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它也是科塞用以证明冲突具有正力能的有力例证。科塞发现敌对情绪和冲突是有区别的,敌对情绪不等于冲突。如果敌对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就不会导致冲突,就像锅炉里过量蒸汽通过安全阀适时排除而不会导致爆炸一样,从而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维持。
7. 初级群体
【答案】初级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最初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他认为,初级群体“具有亲密的面对面交往和合作等特征。这些群体之所以是初级的,其意义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指它们对于个人的社会性和个人理想的形成是基本的”。根据库利的解释,所谓初级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复杂组织中的一些非正式群体,如军队中的战友群、工厂中的工友小集团以及学校里的“哥们儿”群体等,也属于初级群体。
8. 非正式制度
【答案】非正式制度,又称非正式约束、非正式规则,是指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得到社会认可的约定成俗、共同恪守的行为准则,包括价值信念、风俗习惯、文化传统、道德伦理、意识形态等。在非正式制度中,意识形态处于核心地位. 因为他不仅可以蕴涵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性,而且还可以在形式上构成某种正式制度安排的“先验”模式。
9. 主文化与亚文化
【答案】(1)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力式影响极大。
(2)亚文化是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亚文化的类别有:①民族亚文化:②职业亚文化:③越轨亚文化。
10.社会政策
【答案】社会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而采取的各种原则或方针。社会政策具有权威性、价值性、政治性、原则性、强制性、时代性、可行性和具体性等性质。
二、简答题
11.怎样理解文化的社会功能?
【答案】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
(1)认同功能
认同功能是指文化使得社会群体、社会成员有犷共同的可以交流的符号基础、心理基础,他们相互认可,认定自己属于同一种文化。
文化认同具有很强的持久性和稳定性,是一种深层次的认同,甚至可以超越一般的群体归属界限。
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在不同的国家、民族或群体之间,文化所表现的区别要比人类的皮肤颜色或任何其他生理现象所表现的区别深刻得多。地域、疆界只能划出两个国家、民族形式上的区别,只有文化才能表现出其内在本质上的区别。
(2)规范功能
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影响、指导、规定着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与行为方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文化给一个社会提供了基础,是社会交往的前提条件;
第二,文化给一个社会提供了范本,告诉社会成员做事情的规矩、规则是什么;
第三,文化给一个社会提供了最为原始的素材、材料,人们从事任何社会活动,都只能取材于文化;
第四,文化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持、使社会运行得以持续。
(3)整合功能
整合功能是指文化使社会形成一个整体,社会要素之所以能形成社会,是靠了文化的联系作用。从文化整合的观点出发,一个社会上的各种文化机构都从不同侧面维持着社会的团结。
由于文化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文化的各构成部分相互依存,因而,如果文化的某一个部分出现解体,它一也可能威胁到整个文化体系,并进而导致社会团结、社会整合的瓦解。
(4)教育与教化的功能
关于文化对于人的教化,即一个人能适应文化、接受文化,可称作“文化涵化”。只有通过“文
,一个人才能成为社会的人。化涵化”一个人从生物人演变成社会人最主要的是一步一步地接受社会文化的熏陶,掌握文化规则,并按这些规则行事,这样才能被他人或社会接纳。
不管人们是否进入正规学校,只要生活在社会中,就一定会受到文化教化、涵化功能的影响。正因为有了文化的教化功能,文化才得以一代一代传递和延续。
12.什么是分层抽样?
【答案】分层抽样又称分类抽样或类型抽样。特点是按某些特性先将总体分成K 个互不重叠
,其大小分别为N 1,N 2, ......N k ,从每个子总体中独立地抽取大小分别的子总体,或K 层(K 类)
为n 1, n 2, ……N k 的子样本。显然:
(1)分层抽样的分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