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20岁。以鼻出血及皮肤紫癜就诊。血小板25×109/L,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多见,产板巨核细胞减少,其最可能的预后是() 常合并严重出血。 大多数患者预后差。 易合并败血症。 成年人较易合并颅内出血。 经治疗后多数患者可治愈。
女性,22岁。月经量增多伴反复下肢紫癜2年,肝脾未及。血常规示:血小板14×109/L,血红蛋白88g/L,白细胞正常。网织红细胞3%,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巨核细胞180个/片,细胞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应做哪项检查协助诊断() 凝血象。 酸化血清溶血试验。 凝血酶原时间。 血小板抗体(PAIgG)。 血小板聚集试验。
女性,19岁。贫血貌,牙龈出血,双下肢紫癜,月经多,肝脾不大,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8×10/L,分类正常,血小板20×109/L,首选治疗为() 丙种球蛋白。 免疫抑制剂。 输注血小板。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脾切除。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γ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 治疗验证系统。 治疗计划系统。 立体定向系统。 准直器系统。 治疗实施系统。
决定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治疗靶区及重要器官的位置精度不包含() CTM/RIDE线性。 立体定向定位框架。 三维坐标重建的精度。 立体定向摆位框架。 小野剂量分布的测量。
在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时,如果靶区周围有重要器官需要保护,利用Jell-O原理在下列哪项内去掉直接经过OAR到达病变的照射弧,改变重要器官和病变之间的剂量变化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