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814语言综合之古代汉语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解释加点或划线词

1.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王案《七哀诗》)

【答案】遘:通“构”,构造,造成。

2.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答案】属:通“嘱”,劝酒。

3.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答案】亟:屡次。

4. 王见之,曰:“牛何之? ” .

【答案】之:动词,到……去。

5. 诚既勇兮又以武。

【答案】武:武艺,指战斗的能力。

6. 自始合,苟有險,余必下推車。

【答案】險:难走的路。

二、名词解释

7. 异体字

【答案】异体字是指在同一时期内,读音和意义都一致,但是字的形体不一样的字,又称又体、或体,说文解字中称为重文。由于汉字是由意符、音符和记号组成,意符选取的角度因人而异,音符又不同于拼音文字中的字母,所以,一字多形的现象在汉字的历史上比比皆是。如“峯”和“峰”。异体字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会意字与形声字之差,如“泪”与“淚”;

(2)改换意义相近的意符,如“嘆”和“歎”;

(3)改换声音相近的声符,如“線”和“線”;

(4)变换声符和意符的位置,如“和”与“咊’,有的改变了声符或意符的写法,如“花”与“芲”。

8. 疏

,【答案】疏是唐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注解形式,又称“正义”是指为经书的传注作官方的注释。

疏一般是先疏正文,再疏注文,先略引被疏的文字,一般是起讫各引两三个字,然后再疏,中间用圆圈隔开。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如孔颖达等人受唐太宗之命为五

,分别为《周易正义》经作新注,合称为《五经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和

《春秋左传正义》。

9. 《词诠》

【答案】《词诠》是近人杨树达著的一部虚词词典。按语法词类来分析各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包括虚词的通常用法及特殊用法。体例是每解一个虚词,先注音,次辩明其词类,再说明其意义和用法,然后列举书证。结合词类具体指明古汉语中虚词的语法作用,是虚词研究的发展。本书共收字五百以上。通俗易懂。本书是按注音字母音序编排的,并附有《部首目录》。

三、分析题

10.分析下列各組繁簡字在古書中的意義和用法有何異同。

(1)餘、余

(2)才、纔

(3)醜、丑

(4)谷、穀

(5)麵、面

【答案】(1)餘:饶也。从食余声。余:语之舒也。

二者在用法上的区别在于:“餘”常用作地名、国名等等,而“余”常用作第一声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我”。

(2)才:才能; 能力。纔:方,始; 仅仅。

二者在用法上的主要区别在于“才”多作名词,而“纔”则主要作副词使用。

(3)醜:丑陋,厌恶。丑:在古代汉语中一般作地支使用。

二者在用法上的区别:“醜”和“丑”是两个字,除作地支和时辰用“丑”以外,都不能写作“丑”。现在“醜”字简化为“丑”。

(4)谷:两山之间狭长而有出口的低地,往往包含一个流域。穀:谷类植物或粮食作物的总称。 二者在用法上的区别:各自指代对象不一样,故而用法也有很大区别。

(5)麵:面粉,小麦精细地磨成的粉。面:脸; 面见,面对。

二者在用法上的区别:“麵”单纯地指面粉。而“面”用法多样,既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动词,还可以作副词使用。

11.请具体分析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法。

(1)岂不榖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

(2)大宛闻漠之饶才,欲通不得,见蹇,喜,问欲何之。

(3)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答案】(1)两个分句都是宾语前置。古代汉语中为了强调宾语,会将宾语提前至谓语前,并紧跟宾语会有“之”或“是”来复指宾语。

(2)“何之”宾语前置。古代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需置于谓语之前。

(3)“岁不我与”宾语前置。古代汉语否定句中,代词宾语需要前置于谓语之前。

(4)“若属皆且为所虏”为省略句,完整的句子应为“若属皆且为(之)所虏”。

12.寫出加下划线的字對應的今字或正字。

(1)趟盾古之良大夫也為法受惡惜也越竟乃免

(2)使有司寬政毀關去禁薄斂已責

(3)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4)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

(5)乃使人興秦吏行縣鄉邑告諭之

【答案】(1)“竟”一一“境”,边境。

(2)“责”一一“债”,债务。

(3)“辟”一一“僻”,僻邪。

(4)“属”一一“嘱”,告诉。

(5)“谕”一一“喻”,告知,使明白。

13.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用现代汉语解释相关部分。

(1)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2)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于诸侯。

(3)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己: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4)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5)郤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

(6)斩敌者受赏,而高慈惠之行。

【答案】(1)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喝,也就是给……喝。

(2)臣:名词用如动词。可译为“称臣”。

(3)朝:动词的使动用法。可译为“使……朝见”。

(4)①少: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少”。

②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认为……轻”。

(5)免:动词的使动用法。可译为“使……脱身”。

(6)高: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高”,这里有“推崇”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