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检验医学科)题库>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题库

问题:

[单选]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生长时,菌落周围常出现溶血环,此现象称为()

A . α溶血
B . β溶血
C . γ溶血
D . δ溶血
E . ε溶血

患者,男,28岁,教师。 主诉:面右侧肿胀2个月余。 现病史:约2个月前,发现患者面部左右不对称,右侧面颊部肿胀,无其他不适,曾于当地医院就诊,给予抗生素口服,无明显疗效。2个月来,右侧面颊部肿胀逐渐加重,口内右侧下颌牙齿出现松动,严重影响咀嚼。现前来我院求治。 既往史:否认全身系统性疾病。 检查:患者面部左右不对称,右面下1/3明显肿胀,表面皮肤色泽质地大致正常(图4-25-14),皮温不高。右侧下颌骨下缘骨质膨隆。开口度及开口型大致正常。口内见:45至磨牙后三角区前庭沟膨隆,表面黏膜色红,触诊可查及明显的波动感。对应之舌侧下颌骨骨质未见明显异常。46、47松动Ⅲ度,45松动Ⅱ度,45、46、47未见明显的牙体病损,色泽大致正常。48缺失。下唇无麻木,舌体运动及感觉功能正常。 全口牙位曲面体层X线片提示:45根方至下颌角之间可见一单囊性低密度透射区,边缘不甚光滑,无明显切迹,低密度影像内可见散在的高密度点状影像。46、47根尖位于其中,根尖完整。右侧下齿槽神经管受压向后下移位。 病例分析 1.诊断 2.诊断依据 3.鉴别诊断 4.治疗计划(病例题) 患儿突然发热、咽痛、"杨梅舌",病后第3天,耳后颈部出现皮疹,然后发展为全身弥漫性鲜红皮疹,疹退后有皮屑。咽拭子培养的结果亦支持此病是猩红热。猩红热皮疹产生的原因是() 链球菌溶血素的毒性作用。 链球菌致热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透明质酸酶的扩散作用。 链球菌DNA酶的扩散作用。 链球菌链激酶的扩散作用。 肺炎链球菌在血平板上生长时,菌落周围常会出现溶血环,其特征为() 草绿色。 褐色。 暗红色。 砖红色。 黄色。 肺炎患者痰标本为黄色脓痰、黏厚,可能感染了() 肺炎链球菌。 葡萄球菌。 肺炎克雷伯菌。 铜绿假单胞菌。 链球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物质不包括() 溶血素O。 肠毒素。 致热外毒素。 溶血素S。 M蛋白。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生长时,菌落周围常出现溶血环,此现象称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