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学检验科住院医师题库>心血管内科题库

问题:

[单选] 男,56岁,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率长期维持在100~110次/分,口服地高辛0.25mg1次/日,治疗2周后心率无明显下降为了控制心率应首先的措施是()

A . 增加地高辛用量
B . 加用普罗帕酮
C . 加用胺碘酮
D . 加用维拉帕米
E . β受体阻断药

患者女性,53岁,萎缩性胃炎病史12年,平素饮食清淡,因入睡困难长期间断口服艾司唑仑片,近一年出现皮肤苍白、疲劳等症状,诊断为"巨幼细胞性贫血",给予叶酸口服治疗。下列可与叶酸联合应用的是() 口服铁剂。 甲氧喋啶。 乙胺嘧啶。 抗惊厥药。 口服避孕药。 表示暴露人群中发病归因于暴露成分占全部病因的百分比() 相对危险度(RR)。 特异危险度(AR)。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 比值比(OR)。 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 男,29岁。上腹疼痛伴反酸4年,昨日始呕血,黑便总量约400ml,最可能的出血原因是() 胆道出血。 胃癌出血。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应激性溃疡出血。 下列各项,属产后血晕临床表现的是() A.产后头眩目瞀,郁闷不舒,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 B.产后突然头晕眼花,不能起坐,心烦不安。 C.产后四肢抽搐,项背强直,角弓反张。 D.产后神志不清,抽搐。 E.产后头晕目眩、头面及四肢浮肿。 关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期不正确的是() 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 Ⅰ临床前期、先兆期、急性发作期、慢性期、绝对期。 先兆期、发作期、缓解期。 Ⅰ临床前期、先兆期、急性发作期、间歇期、慢性期、绝对期。 急性期、慢性期。 男,56岁,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率长期维持在100~110次/分,口服地高辛0.25mg1次/日,治疗2周后心率无明显下降为了控制心率应首先的措施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充血性心力衰竭又称慢性心功能不全,地高辛是洋地黄类药物,属于正性肌力药物洋地黄治疗心衰时剂量与心肌收缩效应呈线性关系,盲目增加洋地黄剂量不仅易引起中毒反应,且可能加重心衰。
另外胺碘酮和维拉帕米均可降低地高辛的经肾排泄率而增加中毒的可能性,所以均排除。
普罗帕酮有轻度的降压和减慢心率的作用,但心衰禁忌。
β受体阻滞剂对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有效,它可减慢心率,延长心室舒张期充盈时间增加冠脉血流灌注,且可改善心肌弛缓性和顺应性)。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