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理工大学会计专业综合之财务管理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风险价值

【答案】风险价值是指在一定的持有期和给定的置信水平下,利率、汇率等市场风险要素发生变化时可能对某项资金头寸、资产组合或机构造成的潜在最大损失。

2. 综合杠杆度

【答案】综合杠杆度亦称综合杠杆系数,指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共同作用下销售与每股收益之间的影响程度。经营杠杆通过扩大销售影响息税前盈余,而财务杠杆通过扩大息税前盈余影响收益。两种杠杆共同起作用时,销售稍有变动就会使每股收益产生更大的波动。通常把这种杠杆的连锁作用称为综合杠杆度。它是经营杠杆系数与财务杠杆系数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

3. 财务管理目标

【答案】从根本上说,财务管理的目标取决于企业的目标,所以财务管理的目标和企业的目标是一致的。创立企业的目的是盈利。已经创立起来的企业,虽然有改善职工待遇、改善劳动条件、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等多种目标,但是,盈利是其最基本、最一般、最重要的目标。

4. 融资优序理论

【答案】融资优序理论认为,非对称信息的存在使得投资者从企业融资结构的选择来判断企业的市场价值。通常,经理在股票价格被低估时不愿意为投资项目筹措资本而发行股票,而仅在股票价格被高估时才发行股票。因而,股票融资会被投资者视为企业经营不良的信号,投资者不愿购买该企业的股票,从而低估企业的市场价值。为了避免股票定价过低的损失,企业的融资顺序应为:内部融资〉举债融资〉股票融资。

5. 内含报酬率法

【答案】内含报酬率法是根据方案本身内含报酬率来评价方案优劣的一种方法。所谓内含报酬率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的贴现率。基本做法是:将方案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都换算成贴现值,然后令现金流入量现值等于现金流出量现值,求出内含报酬率,在不同投资方案的比较中,内含报酬率最高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6. 存货周转率

【答案】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亦称存货利用率。

其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率说明一定时期内企业存货周转的次数,可反映企业存货的变现速度,衡量企业的销售能力及存货是否适量。在正常经营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存货周转速度越快,企业的销售能力越强,营运资金占用在存货上的金额越少,表明企业的资产流动性较好,资金利用效率较高;反之,存货周转率过低,常常是库存管理不利,销售状况不好,造成存货积压,说明企业在产品销售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当采取积极的销售策略,提高存货的周转速度。

二、简答题

7. 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较为复杂,大体可以分为企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通常有营业收入、成长性、资产结构、盈利能力、管理层偏好、财务灵活性以及股权结构等;外部因素通常有税率、利率、资本市场、行业特征等。

(1)企业的内部因素:

①企业经营状况的稳定性。一般而言,收益与现金流量波动较大的企业要比现金流量较稳定的类似企业的负债水平低。

②成长性。成长性好的企业因其快速发展,对外部资金需求比较大,要比成长性差的类似企业的负债水平高。

③盈利能力。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因其内源融资的满足率较高,要比盈利能力较弱的类似企业的负债水平低。

④资产结构。一般性用途资产比例高的企业因其资产作为债务抵押的可能性较大,要比具有特殊用途资产比例高的类似企业的负债水平高。

⑤财务灵活性。这里财务灵活性是指企业利用闲置资金和剩余的负债能力以应付可能发生的偶然情况和把握未预见机会(新的好项目)的能力。财务灵活性大的企业要比财务灵活性小的类似企业的负债能力强。

⑥企业发展周期。初创阶段,企业经营风险高,应控制负债比例;成熟阶段,经营风险低,可适度增加债务资本比重;收缩阶段,经营风险逐步加大,应逐步降低债务资本比重。

(2)企业外部因素:

①行业特征。产品市场稳定的成熟产业可提高负债比重;高新技术企业可降低债务资本比重。

②经济环境的税务政策和货币政策。如果所得税税率高,则债务资本抵税作用大,企业应充分利用这种作用以提高企业价值;如果货币政策是紧缩的,则市场利率高,企业债务资本成本增大。

需要强调的是,企业实际资本结构往往受企业自身状况与政策条件及市场环境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并同时伴随着企业管理层的偏好与主观判断,从而使资本结构的决策难以形成统一的原则与模式。

8. 对比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

【答案】(1)租赁按照租赁双方对租赁物所承担的风险和报酬为标准,可以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融资租赁是指在实质上转移了与一项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几乎全部风险和报酬的一种租赁。所有权最终可以转让,也可以不转让。经营租赁是融资租赁以外的租赁,指承租人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临时、季节性需要而向出租人短期租用某类资产的行为。

(2)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主要区别:

①风险与报酬的转移不同。在两种租赁方式下所有权都归出租方。在融资租赁方式下,与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与报酬实质上已经转移,承租方需对资产计提折旧,并预提修理费及其他费用。而在经营租赁方式下,与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与报酬实质上并未转移,出租方仍需承担租赁资产的折旧、修理费用等。

②期限差异。融资租赁以承租人对设备的长期使用为前提,所以与设备的经济寿命相当。而经营租赁中承租方不打算长期租赁资产,租赁期限相对较短。

③承租人拥有的权利不同。在融资租赁中,租赁期满时,承租人对租赁资产有廉价购买的权利,也可续租,或将租赁资产退还出租方,而经营租赁在租赁期满时不具有上述权利。

④承租人在租期内是否对设备的使用价值负责。在融资租赁中,由于设备是承租人选定的,而且所有权属于出租人,因而在租期内承租人有责任保证设备的使用价值不受损失,为此要进行一些必需的维修、保养、保险工作,费用由承租人负担。但在经营租赁中,资产的维修费用一般由出租人承担。

⑤租金是否具有完全支付性。融资租赁由于期限相当于设备的经济寿命,因而在一个不间断的较长租赁期内,承租人所付租金总额要相当于出租人全部或大部分投资,可以说是一租到底。期满出租人一般把设备折价卖给承租人,双方关系宣布结束。而在经营租赁中,出租人要将租赁物多次出租才能收回投资和获取利润。

9. 为什么说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是效用价值的表现形式?

【答案】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都是效用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边际效用学派认为:人们对现在物品的评价总是比未来物品的评价高,相同数目的现在物品和未来物品相交换时,两者的价格不会相同,价格的差异表现为未来物品对现在物品有一种相应的时间贴水,即时间价值。

时间价值是未来价值与现在价值的“时差”,是“低估未来”而产生的。对未来的低估,主要是基于:(1)物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未来物品的边际效用总是低于现在物品的边际效用;(2)人们可以利用现在物品作为本金,从而创造新的价值;(3)现在物品是确定的,而未来物品是不确定的。

总的来说,时间价值是基于物品边际效用递减而产生的,因为现在物品能马上满足人们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风险价值也是一种时间价值。风险价值是由于不确定性而产生的,不确定性又是与未来相关的,未来的时间越长,不确定性就越大,风险也越大。在财务上,把某一程度的不确定性作为基数,此基数风险程度视为无风险,超过基数风险程度视为有风险,进而划分为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即无风险的时间报酬称为时间价值,有风险的时间报酬称为风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