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 正细胞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中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患者,男性,42岁,发现腭部包块半年,伴有明显的疼痛。肉眼观察肿物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界限。镜下见瘤细胞包括腔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结构上以瘤细胞排列成筛状结构为主,此外肿瘤细胞可构成管状、实性小条索或团块。上述所见最符合的诊断是() 肌上皮癌。 腺样囊性癌。 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恶性混合瘤。 上皮肌上皮癌。
患者,男,35岁,主诉"舌感异常"到医院就诊,确诊为舌癌,入院治疗。其病情为病灶尚未转移。按当时的医疗水平及治疗手段,只有早期切除病灶才能挽救患者。医生把治疗意见向患者的家属作了说明,希望他们向患者做工作,着重说明"病灶盘是溃疡,因为是恶性的,所以必须切除舌头的1/3。"患者本人坚决反对手术。医生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又向患者解释说,不是切掉舌头,而是烧灼舌头的溃疡部分。患者在这种情况下答应了手术,切掉了舌头的1/3,术后出现语言障碍,咀嚼、味觉功能减退。患者认为医生欺骗并坑害了自己,因而忧郁愤懑,在精神和肉体上蒙受了极大的痛苦。后患者上告法院要求赔偿,该案例最终经调解并说明医生手术的目的与动机后,患者撤回了上诉。本案例患者上告法庭,最主要理由是()。 A.医生手术的动机与目的都是为了救治病人的生命,但效果不好。 医生切除1/3舌部虽是本手术的指征,但过多地损害病人和利益。 医生手术的动机与手段与病人当时所能承受心理状态不相一致。 医生当时用"只是烧灼舌的溃疡部分"的隐瞒病情手段来行施手术。 医生没有向病人说明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后遗症,病人思想准备不够。
有关嗜酸性腺瘤的描述正确的是() 生长缓慢但易复发。 好发于老年男性。 淋巴样间质丰富。 包膜一般不完整,容易恶变。 电镜下瘤细胞内可见变形的线粒体。
临床照射一个位于骨组织后的软组织病灶应该选择() 20kV低能X线。 30kV低能X线。 钴γ线或高能X线。 高能电子线。 以上任意一种射线均可。
7岁男孩,面色差半年,好动,上课不专心听课,成绩较差;自幼挑食;体查皮肤黏膜稍苍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腹平软,肝、脾未触及。RBC3.8×1012/L,Hb105g/L,MCV75fl,网织红细胞0.015,WBC,PLT正常。本例贫血最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