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840旅游学概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概念解释
1. 国际收支平衡
【答案】国际收支平衡,指‘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即:国际收支净额一净出口一净资本流出。国际收支平衡被视作一国相关价值的1个经济指标,包括贸易余额,境外投资和外方投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同其他国家发生经济往来的全部收入和支出。一国国际收支的状况主要取决于该国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入流出状况。
2. 旅行社
【答案】(1)旅行社,是指从事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等活动,为旅游者提供相关旅游服务,开展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或者出境旅游业务的企业法人。其中,“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等活动”以及“提供相关旅游服务”,其内容主要包括:为旅游者安排交通、住宿、餐饮、观光游览和体闲度假等方面的服务,以及为旅游者提供导游、领队、旅游咨询、旅游活动设计等方面的服务。
(2)在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中,人们通常根据旅行社行业中的自然分工情况,按照有关旅行社企业主营业务的类型,将旅行社企业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旅游批发/经营商,一类是旅游零售商。按照不同旅行社的经营范围,将我国旅行社规范为两大类,一类是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另一类是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和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
3. 大众旅游
【答案】大众旅游有双重含义:
(1)大众旅游指的是大众化旅游或旅游活动的大众化,亦即旅游活动参加者的人员范围己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
(2)大众旅游是指大众型旅游,即随着现代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开展而形成的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大众型旅游模式。大众型,实指旅游活动的规模化开展形式,特别是指旅游者在旅行社的组织和安排下,按照预定的时一间、线路和活动内容,以大规模的集体活动方式开展旅游。
4. 旅游产品
【答案】对于旅游产品的概念,需要从两个层次上去理解和认识。一个层次是基于旅游消费者理解的整体旅游产品,另一个层次则是基于旅游企业认识的单项旅游产品。
(1)整体旅游产品
①基于实用目的,整体旅游产品,就是以旅游者在目的地访问期间的活动为基础所实现的一次完整旅游经历。
②从供给角度去认识,整体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目的地为满足来访者某类旅游经历的实现而提供的各种接待条件和相关服务的总和。所涉及的条件中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条件,也包括无形的非物质条件。所涉及的相关服务既包括相关的商业性服务,也包括相关的非商业性服务。
整体旅游产品是以旅游者在目的地停留期间的访问活动为核心,构成一次完整旅游经历的各种有形因素和无形因素的集成或总和。在旅游者看来,整体旅游产品即通过支付其价格而获得的一次完整旅游经历。
(2)单项旅游产品
单项旅游产品是指旅游企业面向旅游消费者市场提供的设施和服务,或是指旅游企业借助一定的设施和设备面向旅游消费者市场提供的服务项目。
5. 可随意支配收入
【答案】可随意支配收入又称可自由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社会保障性消费(即按规定应山个人负担的养老金、失业保险、健康保险等社会保障费用的预支,这些费用通常在发放工资时扣除)以及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衣、食、住、行等)之后所剩余的收入部分。
拥有足够的可随意支配收入是一个人能够实现旅游需求的首要物质条件。可随意支配收入的水平决定着家庭或个人的旅游支付能力。它影响着一个人能否成为现实的旅游者,影响着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影响着旅游者在外旅游期间的消费构成,甚至还会影响到旅游者对出游目的地以及对旅行方式的选择。
6. 国家旅游组织
【答案】按照世界旅游组织所作的有关解释,国家旅游组织是指一个国家中为中央政府所承认,负责管理全国旅游行政事务的组织机构。一般地讲,一个国家的最高旅游行政管理机构通常都代表这个国家的国家旅游组织。
上述定义表明,在任何一个国家中,凡是为中央政府所认可,全面负责对全国旅游发展行使管理的组织机构,皆可称之为该国的国家旅游组织。这意味着国家旅游组织的设置形式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能不是政府机构。综观世界各国的情况,国家旅游组织的设置形式大致上可划分为三类:
(1)由国家政府直接设立,在编制卜作为国家政府的一个部门或机构。如美国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管理局下设旅游事务署;
(2)经国家政府承认,代表国家政府执行全国性旅游行政事务的半官方组织。如加拿大旅游委员会;
(3)经国家政府承认,代表国家政府行使旅游行政管理职能的民间组织。如德国和新加坡的
国家旅游组织都是由这种民间组织兼任。
二、简述题
7.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演进情况。
【答案】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开始步入正轨,并逐渐进入了一个全面振兴的大发展时期。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旅游业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以入境旅游为主的发展阶段(1978-8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政策推出之后,我国的经济建设百废待兴,急需外汇支持。我国选择了以接待入境旅游为优先的旅游业发展途径。在这一阶段,我国尚未将旅游业的性质明确定义为经济性产业,入境旅游者的接待工作仍带有某种程度的政治色彩。
(2)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行发展阶段(80年代中期一1997年)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市场开始迅速发育,需求规模日渐增长,从而导致中国旅游业的客源市场结构开始出现重要变化。这一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首次为旅游业设立了户头。1991年我国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首次明确地将旅游业的性质界定为产业,并将旅游业列为需要加快发展的第三产业中的重点。
(3)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全面发展阶段(1997年至今)
面对国民出境旅游需求的增长,在经过了一系列的适应性尝试之后,我国出台了《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政府正式允许旅行社行业开展出境旅游业务,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也因此并行成为中国旅游业经营的三大市场。
(4)与改革开放前的情况进行比较,对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可作以下几个方面的简要归纳:
①背景环境:国家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急需外汇; 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实行开放政策; 在这一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②基本任务:拓宽外汇创收渠道; 90年代后期转为发展创汇、拉动内需、提升国民素质。
③发展类型:从“大力发展入境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调整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
④企业经营:强调经济效益; 建设现代企业制度;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⑤产业规模:迅速发展,持续扩大,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⑥政府干预方式:通过制定和颁布政策、法规、标准等方式实行“政府主导”。
8. 简述我国旅游行业组织的目前状况。
【答案】旅游行业组织是山有关社团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组织成立的各种行业协会。就其组织性质而言,这些行业协会都属于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具有独立的社团法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