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A . 注重人的情感
B . 捕捉瞬间印象
C . 重视自我感受
D . 强调理性思考
● 参考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历史材料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该题材料出自徐新主编《西方文化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第437页。一方面,罗丹的作品不为世人认可,是因为他进行了不同于当时世人的理性思考,这是我们考虑该问题的基点;另一方面,这种理性思考的表现形式又受制于时代,罗丹生活在19世纪末,正是人们对现实主义艺术形式大力反思的时代,罗丹作为先行者之一,选择了不同于主流,当然也不溶于主流,而这正是罗丹坚持理性思考的结果。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题目中“19世纪末”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代表着向现代主义的艺术过渡;这个时期的艺术更加强调“叛逆与创新”,更为注重对思想的深刻性的关注,这直接导致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加大个人思想表达的成分。当然,此处的“理性”与新古典主义的“理性”有区分,前者突出自由、深刻表达,后者更强调画面严整和谐。需要注意的是,强调“自我感受”的艺术流派应为现代主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