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连理工大学810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CRT 的分辨率为像素,像素的颜色数为256, 则刷新存储器的容量是( )。
A.512KB
B.1MB
C.256KB
D.2MB
【答案】B
2. 下列选项中会导致进程从执行态变为就绪态的事件是( )。
A. 执行P (wait )操作
B. 申请内存失败
C. 启动I/O设备
D. 被尚优先级进程抢占
【答案】D
【解析】D 项,被高优先级进程抢占,进程会由执行态变为就绪态。ABC 三项,程序由于缺少资源而由执行态转为阻塞态。
3. 下列关于中断I/O方式和DMA 方式比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中断I/O方式请求的是方式请求的是CPU 处理时间,DMA 方式请求的是总线使用权
B. 中断响应发生在一条指令执行结束后,中断响应发生在一条指令执行结束后,DMA 响应发生在一个总线事务完成后
C. 中断I/O方式下数据传送通过软件完成,方式下数据传送通过软件完成,DMA 方式下数据传送由硬件完成
D. 中断I/O方式适用于所有外部设备,方式适用于所有外部设备,DMA 方式仅适用于快速外部设备
【答案】D
【解析】中断处理方式:在I/O设备输入每个数据的过程中,由于无需CPU 干预,因而可使CPU 与I/O设备并行工作。仅当输完一个数据时,才需CPU 花费极短的时间去做些中断处理。因此中断申请使用的是CPU 处理时间,发生的时间是在一条指令执行结束之后,数据是在软件的控制下完成传送。而DMA 方式与之不同。DMA 方式: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是数据块,即在CPU 与I/O设备之间, 每次传送至少一个数据块,DMA 方式每次申请的是总线的使用权,所传送的数
据是从设备直接送入内存的或者相反;仅在传送一个或多个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时,才需CPU 干预,整块数据的传送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的。答案D 的说法不正确。
4. 某机器有一个标志寄存器,其中有进位/借位标志CF 、零标志ZF 、符号标志SF 和溢出标志OF , 条件转移指令bgt (无符号整数比较大于时转移)的转移条件是( )。
A.CF+OF=0
B.SF+ZF=0
C.CF+ZF=0
D.CF+SF=0
【答案】C
【解析】判断无符号整数A>B成立,满足的条件是结果不等于0, 即零标志ZF=0, 且不发生进位,即进位/借位标志CF=0。所以正确选项为C 。其余选项中用到了符号标志SF 和溢出标志OF , 显然可以排除掉。
5. 某自治系统内采用RIP 协议,若该自治系统内的路由器R1收到其邻居路由器R2的距离矢量,距离矢量中包含信息“
A.R2可以经过R1到达netl ,跳数为17
B.R2可以到达netl ,跳数为16
C.R1可以经过R2到达netl ,跳数为17
D.R1不能经过R2到达netl
【答案】D
【解析】RIP 允许一条路径最多只能包含15个路由器,因此距离等于16时相当于不可达,因此RIP 协议里规定16为路由不可达,答案为D 。
6. 若对如下的二叉树进行中序线索化,则结点x 的左、右线索指向的结点分别是( )
A.e , c
B.e , a
C.d , c
D.b , a
【答案】D
【解析】此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为:debxac ,由于节点x 左右孩子都为空,所有进行中序线索化时,它的左右孩子指针分别指向它的中序遍历序列的直接前驱结点b 和直接后继结点a , 所以选D
7. 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信道数据传输速率的是( )
A. 信噪比
B. 频率宽带
C. 调制速率
D. 信号传播速度
【答案】D
【解析】信道数据传输速率与信噪比、频率宽度、调制速率都有关。
8. 主存储器和CPU 之间増加cache 的目的是( )。
A. 解决CPU 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B. 扩大主存储器的容量
C. 扩大CPU 中通用寄存器的数量
D. 既扩大主存容量又扩大CPU 通用寄存器数量
【答案】A
9. 采用指令Cache 与数据Cache 分离的主要目的是( )
A. 减低Cache 的缺失损失
B. 提高Cache 的命中率
C. 减低CPU 平均访问时间
D. 减少指令流水线资源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