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放射治疗学主治医师题库>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39岁。因“右侧咽喉部疼痛4个月”就诊。查体:右侧扁桃体区可见外生型新生物,右下颌下可及一质硬固定的1.5cm×2cm大小包块,无压痛。经新生物活检确诊为扁桃体未分化癌。头颈部MRI提示右扁桃体区可见3cm×3cm肿块局限于右侧扁桃体窝,右上颈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最大径约2.5cm。其他辅助检查未见转移。关于该患者的预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由于原发灶大小和侵犯范围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患者肿瘤局限于扁桃体窝,预后相对较好,但还需结合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有无远处转移来综合判断
B . 颈淋巴结转移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只要淋巴结阳性病变,其放疗局部控制率明显低于阴性病变
C . 该患者肿瘤属外生型,放疗的局部控制率相对优于溃疡型
D . 如出现远处转移,约80%发生在治疗后2年之内,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
E . 肿瘤分化程度也影响预后。该患者肿瘤分化差,对放疗相对敏感
F . 治疗措施选择不合理也会影响患者预后

圆柱铣刀刃倾角不等于零,切削速度和切屑流出方向都不垂直刀刃,这时实际前角()。 减小。 不变。 增大。 不确定。 铣削力的大小取决于切削层金属()所产生的力和摩擦阻力,但切削用量大,材料强度高,前角小和切削刃不锋利等情况时,铣削力也会增大。 材质。 变成切屑。 内应力。 密度。 患者女,67岁。大便呈扁状,进行性加重8个月,现出现大便排出困难,无疼痛,无血便。B超提示盆腔肿瘤。术中见盆腔腹膜外、直肠与阴道壁之间10cm×8cm肿块,包膜完整,与直肠有粘连,包膜内有渗出液。病理大体所见:碎组织,大者6cm×4cm×4cm,切面灰黄色,质地均匀,鱼肉样,质地软,有出血。镜下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部分肿瘤细胞呈编织状排列,细胞核杆状,胞质红染,核周有空泡,部分细胞围绕血管呈放射状排列,围绕血管的肿瘤细胞呈透明状。病理性核分裂象可见,核分裂象>5/50HPF。免疫组化CD117强阳性,CD34弱阳性,S-100阴性,SM-actin阴性。初步诊断() A.胃肠道间质瘤。 软组织肉瘤。 梭形细胞瘤。 横纹肌肉瘤。 平滑肌肉瘤。 直肠腺癌。 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低,切削温度低,导热性好,铣削时铣刀应取较大的前角和较大的()。 背吃刀量。 切削速度。 进给量。 加工深度。 患者女,39岁。因“右侧咽喉部疼痛4个月”就诊。查体:右侧扁桃体区可见外生型新生物,右下颌下可及一质硬固定的1.5cm×2cm大小包块,无压痛。经新生物活检确诊为扁桃体未分化癌。头颈部MRI提示右扁桃体区可见3cm×3cm肿块局限于右侧扁桃体窝,右上颈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最大径约2.5cm。其他辅助检查未见转移。经加做免疫组化证实为扁桃体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该患者临床分期为cT3N2M0。 未分化癌对放疗敏感,可考虑行术前放疗+手术治疗。 未分化癌容易出现远处转移,所以治疗上应以化疗为主。 因只有右侧淋巴结转移,故手术方式上只需要行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 若采用单纯放疗,瘤床区照射剂量需达到80Gy以上。 若采用单纯放疗,因扁桃体癌较敏感,瘤床区照射剂量需45Gy即可。 患者女,39岁。因“右侧咽喉部疼痛4个月”就诊。查体:右侧扁桃体区可见外生型新生物,右下颌下可及一质硬固定的1.5cm×2cm大小包块,无压痛。经新生物活检确诊为扁桃体未分化癌。头颈部MRI提示右扁桃体区可见3cm×3cm肿块局限于右侧扁桃体窝,右上颈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最大径约2.5cm。其他辅助检查未见转移。关于该患者的预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