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之泄泻的特征是() 稍进油腻之物,大便次数增多。 大便中完谷不化。 脘腹胀闷不舒。 舌淡苔白腻而滑。 脉细弱。
女性,45岁,甲状腺缓慢无痛性肿大2年,起病初期T、T高出正常范围,近期表现为甲低症状。患者血清中检出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该病的主要病理特点不包括() A.甲状腺滤泡间密集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并形成淋巴滤泡。 淋巴滤泡周围的甲状腺滤泡不同程度破坏。 部分滤泡上皮嗜酸性变。 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并形成乳头突入滤泡腔。 嗜酸性变上皮细胞的出现是该病的特征性病变。
某中年男性,中度贫血,脾大平脐,NAP活性增高,最可能的诊断为() 再生障碍性贫血。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肝癌。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 脾功能亢进。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伴有的髓外造血主要发生在() 心脏。 淋巴结。 骨髓。 脾脏。 肝脏。
患者女,31岁,因反复气促、心悸5年,加重1d入院。查体:Bp100/70mmHg,端坐位,呼吸急促,双颧及口唇发绀,双下肺闻及大量湿啰音,心率132次/min,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P2>A2,心尖区可闻及低调隆隆样舒张期杂音和开瓣音,余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肋下未及,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此时可采取的处理措施包括(提示约5d后患者心功能基本控制稳定,静息时心房颤动心室率降低至100~105次/min,但吃饭或床上活动后心室率仍可>110次/min。)() A.口服地高辛。 小剂量加用β-受体阻滞剂。 口服抗凝治疗。 口服利尿剂。 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口服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去皮质状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