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801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答案】(1)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情况和财政政策有关手段的特点,相机抉择,积极主动地变动财政的支出和税收,以稳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机动性财政政策。
(2)依照凯恩斯主义理论,当经济出现波动时,尽管各种自动稳定器一直在起作用,但作用时间较长,效果也不理想,因而需要政府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财政政策。政府执行财政政策是斟酌使用的,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当经济衰退时,应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即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来刺激总需求,使之接近充分就业水平,实现充分就业预算平衡。反之,当经济过热时,则应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抑制总需求。这种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功能财政思想的实施和贯彻,也就是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
(3)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在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运行效果不错,但之后出现的滞胀使它受到了怀疑。这说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作用同样具有局限性,因为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限制因素影响这种则政政策作用的发挥。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时滞。认识总需求的变化,变动财政政策以及乘数作用的发挥,都需要时间。
②不确定性。实行财政政策时,政府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不确定性:乘数大小难以准确地确定; 政府必须预测总需求水平通过财政政策作用达到预定目标究竟需要多少时间,而在这一时间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可能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这就可能导致决策失误。
③外在的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的干扰,也可能导致财政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
此外还存在政策的“挤出效应”问题。政府增加支出,会使利率提高,私人投资支出减少,即发生挤出效应。所以,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尽量使其效果接近预期目标。
2. 什么是货币的交易性需求的“平力一根法则”?
【答案】货币的交易需求不仅和收入有关,事实上和利率也有关,因为持有货币会失去利息收入,因而人们持有货币量对利率变化也不能没有反应。凯恩斯虽然也承认利率对货币需求有影响,但他把这种影响局限于投机需求上,而凯恩斯之后,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货币需求研究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强调利率在决定交易需求的大小上也是重要的。这一研究成果就是交易需求的“平方根法则”。这一法则是由凯恩斯学派的鲍莫尔和托宾提出的。
为说明这一法则,可假定某人收入为Y ,且价格水平不变,如果他进行n 次交易,则他最初
购买量为。由于期初公债持有量为而期末为零,所以公债平均持有量为。如果该时期利率为r ,则收益为。这样看来,似乎该消费者进行交易的次数就越多越好。然而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每次交易都要耗
费成本。例如,他要跑银行花时间,他要打电话花时间和电话费,他要给每次交易支付手续费。
现在假定每次交易耗的总成本为tc 。则n 次交易成本为ntc 。他要获得最大利益的话,其交易
次数必须是使收益和耗费的成本的差额为最大的次数。这一差额即利润是
最大值原理对n 求一阶导数,
得:即。 。因此,他平均的货币持有量为
。 ,
将上述。根据由于他平均的公债持有量为代入得
这就是货币交易需求的平方根法则。从这一法则可见,交易需求随收入和交易费用增加而增加,随利率提高而下降。
3.
证明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
, , )。 (y :总需求,P :
价格水平)的斜率为负数(设
【答案】总需求函数表示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总需求函数可以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中得到(以两部门经济为例):
IS 曲线方程为:
①
LM 曲线方程为:
②
把方程①和方程②联立求解得:
整理得:
因为
所以即总需求函数的斜率为负数。
4. 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与功能财政政策有何区别?
【答案】(1)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相平衡,财政预算盈余等于零的财政思想,按历史发展阶段主要分两种:①年度平衡预算要求实现每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 ②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预算平衡,即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顶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补衰退时的赤字,实现整个周期盈余与赤字相抵。功能财政思想则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可根据反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不应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而妨碍政府则政政策的正确制定与执行。
(2)平衡预算财政与功能财政思想的共同点是,两者的目的均是设法使经济保持稳定。 (3)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财政收支平衡,甚至以此作为预算目标,后者则不强调这点,而强调财政预算的平衡、盈余或赤字都只是手段,目的是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以及经济的稳定增长。可见,功能则政思想是对平衡预算则一政思想的否定。
二、论述题
5. 分析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有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分歧。
【答案】(1)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主要政策特征
①凯恩斯主义的主要政策特征
凯恩斯主义起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它否定了古典经济学关于市场调节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的观点,主张用国家干预代替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由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
②货币主义的主要政策特征
货币主义又称为货币学派,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美国出现的一个学派,弗里德曼是该学派的公认代表,此外还有英国的沃尔特斯、帕金和弗里希等。货币主义的基本命题是,货币最重要,货币的推动力是说明产量、就业和价格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货币推动力的最可靠的度量标准; 货币当局的行为支配着货币量的变动,从而通货膨胀、经济萧条或经济增长都可以而且应当唯一地通过货币当局利用货币来加以调节。
(2)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在财政政策有效性问题上的分歧
①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凯恩斯主义认为控制经济波动最有效的手段是财政政策。凯恩斯主义认为财政政策是有效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总供给曲线是水平或接近水平的,财政政策的实行会带来经济的增长,而对物价的影响不大。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要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率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当认为总需求非常低,即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刺激总需求; 反之,当认为总需求非常高,即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
②货币主义的观点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