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湿病(医学高级)题库>血液病学题库

问题:

[单选] 男性,55岁,1周来黑便,大便成形,量不多,每日1次。行消化道钡餐造影未见异常,化验血小板1500×109/L,有巨型血小板,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为迅速减少血小板量,改善症状,首选治疗是()

A . 口服羟基脲
B . 口服白消安
C . 口服苯丁酸氮芥
D . 皮下注射干扰素
E . 血小板单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依据不包括() 血小板寿命缩短。 血小板减少。 APTT延长。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并成熟障碍。 牌不大或轻度肿大。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出现的改变是() BT延长。 CT延长。 PT延长。 APIT延长。 FDP增高。 女性,36岁。牙龈出血,月经量增多2年,近因头晕、出血症状加重就诊。化验:Hb81g/L,WBC6.2×109/L,PLT31×109/L,PAIgG升高,初诊为ITP。在进行骨髓检查时,下列哪项不符合ITP骨髓象表现() 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占0.41(41%),幼红细胞核小浆少。 粒系增生正常,各阶段比例正常。 巨核细胞明显增多,以颗粒型为主。 片中血小板散在可见,偶见巨大血小板。 片中小巨核细胞占0.10(10%)。 女性,26岁。1个月来牙龈出血,皮肤乌青块住院。化验:PLT28×109/L,Hb120g/L,WBC5.6×109/L,骨髓涂片巨核细胞105个,其中幼稚型15个,颗粒型80个,产板型8个,裸核12个,用皮质激素治疗,1周后出血倾向消失,3周后血小板上升到126×109/L。其作用机制最不可能的是() 皮质激素直接增加血小板生成。 抑制血小板抗体生成。 抑制单核-巨噬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 降低毛细血管脆性。 抑制抗体与血小板结合。 女性,20岁。反复下肢出现紫癜伴月经量增多1年,下列何项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最有价值() 多次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 脾不肿大。 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伴有成熟障碍。 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 激素治疗有效。 男性,55岁,1周来黑便,大便成形,量不多,每日1次。行消化道钡餐造影未见异常,化验血小板1500×109/L,有巨型血小板,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为迅速减少血小板量,改善症状,首选治疗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例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数很高,只有血小板单采能迅速减少血小板量,而其余4种方法均比较慢。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