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青海省培养单位青海盐湖研究所821分析化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多选)为提高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灵敏度,可采用( );为提高分光光度法的准确度,可采用( ); 为提高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精密度,可采用( );为提高分光光度法测定的选择性,可采用( )。

A. 显色反应产物大的显色剂 B. 作测定波长

C. 选择适当的参比液

D. 控制比色皿厚度及有色溶液浓度

【答案】AB ; CD ; B ; C

【解析】(1)化合物的吸收光谱反映化合物的特性。在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的吸收光谱上,任意一点都对应化合物的同一浓度。同样浓度下测定,吸光度A 越大,灵敏度越高,因此使用显色反应产物s 大的显色剂和以

度及溶液浓度可以使测定吸光度值在

法。

(3)同一浓度下,测定的吸光度值越大,由仪器读数的微小变化引起吸光度的相对误差变化越小,即方法的精密度越好。

(4)选择适当的参比溶液,避开参比溶液中干扰成分对测定的影响,即提高了分析方法的选择性。

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的背景干扰表现为哪种形式?( )

A. 火焰中被测元素发射的谱线

B. 火焰中干扰元素发射的谱线

C. 火焰中产生的分子吸收

D. 光源产生的非共振线

【答案】C

【解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的背景干扰主要是指原子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光谱干扰,主要有分子吸收干扰和散射干扰。

3. 下列化合物不能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第 2 页,共 44 页 作测定波长均可提高测定的灵敏度。 之间,因此CD 两项均为提高分光光度法准确度的方(2)选择正确的参比液可以扣除干扰物质对待测组分的影响,消除系统误差。控制比色皿厚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朗伯-比耳定律,浓度c 与吸光度A 之间的关系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B. 朗伯-比耳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稀溶液,与是否单色光无关

C. 最大吸收波长

【答案】A

5. 原子吸收光谱是由下列哪种电子产生的( )。

A. 固体物质中原子的外层电子

B. 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

C. 气态物质中激发态原子的外层电子

D. 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内层电子

【答案】B

【解析】当辐射投射到原子蒸气上时,如果辐射的能量等于原子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所需的能量,则产生原子吸收光谱。

6 用双盘天平称量时,, 设试样与法码的密度相等则下列因素中不影响称量准确性的是( )。.:

A. 试样的温度与砝码不同

B. 有气流产生

C. 天平梁两臂不等长

D. 空气浮力变化

E. 试样吸湿

【答案】D

7. 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2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

A.0.09V

B.0.18V

C.0.27V

D.0.36V

【答案】B

8.

滴定NaCl 时,若浓度均增加10倍,则突跃pAg 增加( )。

A.1个单位

B.2个单位

C.10个单位

D. 不变化

【答案】B

第 3 页,共 44 页 是指物质能对光产生吸收所对应的最大波长 D. 同一物质在不同波长处吸光系数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波长处的吸光系数相同

9. 下列叙述中,最能说明偶然误差小的是( )。

A. 精密度高

B. 绝对误差小

C. 偏差大

D. 与已知含量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

【答案】A

10.C 2H 2-空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较易氧化但其氧化物又难分解的元素(如Cr )时,最适宜的火焰性质是( )。

A. 化学计量型

B. 富燃型

C. 贫燃型

D. 明亮的火焰

【答案】B

【解析】化学计量火焰温度高,干扰少,稳定,背景低,常用。富燃火焰是还原性火焰,燃烧不完全,测定较易形成难熔氧化物的元素Mo 、Cr 、稀土等。贫燃火焰火焰温度低,氧化性气氛,适用于碱金属测定。

二、填空题

11.阳极溶出伏安法使用的工作电极是_____,测定水样中的

;【答案】悬汞电极(或玻璃态石墨电极)

12.在醇类化合物中,

【答案】低波数

13.在络合滴定中,如果溶液中金属离子M 与N 浓度均为

_____时,N 离子不干扰M 的滴定。

【答案】5

14.某一元酸的

【答案】8.72

15.选择适当_____的可以消除或减少散射光对荧光测定的干扰。

【答案】激发波长

第 4 页,共 44 页 溶出顺序_____。 (波数)随溶液浓度的增高向_____方向移动。 ,

则当浓度为0.1000mol/L, 则用0.1000mol/L的NaOH 溶液滴定至刚好为化学计量点时的pH=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