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503园林规划设计(做图)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单选题
1. 苏州拙政园的特色突出表现在( )。
A. 四季假山
B. 山林景色
C. 江南水景
D. 育窿洞壑叠砌假山
【答案】C
【解析】苏州拙政园吸收传统的绘画艺术,因地造景,具有典型的江南水景园林特色。园中水池面积较人,有聚有分,山光水影,颇有朴素自然的景色和淡泊恬静的情趣,为江南占园之杰作,居苏州四大名园之首。A 项为个园特色; B 项为何园特点。
2. 以下不属于明清造园著作的是( )。
A. 《园冶》
B. 《一家言》
C. 《长物志》
D. 《洛阳名同记》
【答案】D
【解析】北宋文学家李格非于绍圣二年撰成的《洛阳名园记》,是有关北宋私家园林的一篇重要文献,对所记诸园的总体布局以及山池、花木、建筑所构成的园林景观描写具体。ABC 三项,《园冶》的作者是明代的计成、《一家言》的作者是清代的李笠翁、《长物志》的作者是明代的文震亨。
3. 园内所有装饰图案无一雷同,并且大都以岭南佳果为题材,富有岭南特色。这是( )。
A. 网师园
B. 清晖园
C. 北海公园
D. 颐和园
【答案】B
【解析】清晖园位于广东顺德县,始建于清代。全园建筑物的配置以船厅一带为中心,因地制宜,互相衬托。船厅、南楼、惜阴书屋、真砚斋等建筑,古朴淡雅,彼此用曲廊衔接,古树穿插其间,建筑空间既有联系,又有分隔。清晖园的造园艺术有其独到之处,不仅总体布局能因地制宜,配置得体,而且在建筑设计方面也独具匠心。园内所有装饰图案无一雷同,并且大都以岭
南佳果为题材,富有岭南特色。此外,园中还种植了许多珍贵的花木,包括玉堂春、百年紫藤、龙眼、银杏等。
4. 在一望无际的远景当中增添中景与近景,使园林具备景深的层次感染力的构景方法叫做( )。
A. 抑景
B. 添景
C. 夹景
D. 对景
【答案】B
【解析】添景是指远景之间增加过渡景观,达到增加景深效果的构景方法。在一望无际的远景当中增添中景与近景,使园林具备景深的层次感染力,正是添景的手法。添景可以借助小品、树木绿化等来形成。
5. 苏州四大园林中以水景取胜的是( )。
A. 沧浪亭、狮子林
B. 狮子林、拙政园
C. 拙政园、留园
D. 拙政园、沧浪亭
【答案】C
【解析】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苏州园林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拙政园全园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留园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景色,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狮子林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有“桃源十八景”之称。沧浪亭主要景区以山林为核心。留园以著名的“留园三峰”著称。
6. 中国传统的建筑一般要求在视觉中心两侧具有相同分量的构图,即称( )。这种构图给人一种稳定、安全、舒适的感觉,是建筑构图的重要法则。
A. 均衡
B. 节奏
C. 韵律
D. 意境
【答案】A
【解析】建筑表现的形式美法则主要包括: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空白与虚实。对称是同形同量的形态,如果用直线把画面空间分为相等的两部分,它们之间不仅质量相同,而且距离相等. 中外很多古代建筑、教堂、庙宇、宫殿等都以“对称”
为美的基本要求. 对称的构成能表达秩序、安静和稳定、庄重与威严等心理感觉,并能给人以美感。均衡是同量不同形的形态,是指在特定空间范围内,形式诸要素之间保持视觉上力的平衡关系。均衡是根据形象的大小、轻重、色彩及其他视觉要素的分布作用于视觉判断的平衡。
7. 秦代著名的园林有( )。
A. 洛阳西苑
B. 灵囿
C. 唐临撞华清池宫
D. 上林苑
【答案】D
【解析】上林苑,是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三年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A 项,西苑建于西元605年5月,是隋场帝营建东都洛阳时所建的皇家园林。隋时又称会通苑,它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华丽的园囿之一。B 项,灵囿是周文王所建的苑囿。C 项,华清池又名华清宫,位于西安市临撞区骊山北麓,是以温泉汤池著称的中国古代离宫。相传西周的周幽王曾在这里修建离宫。秦、汉、隋各代先后重加修建,到了唐代又数次增建。名曰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到了唐玄宗时又大兴土木,治汤井为池,环山列宫殿,此时才称华清宫。
8. 以下哪个古典园林不属于江南园林? ( )。
A. 萃锦园
B. 网师园
C ,西湖郭庄
D. 寄畅园
【答案】A
【解析】恭王府花园又名萃锦园,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170余米,全园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有古建筑31处。资料介绍,恭亲王为重建花园调集百名能工巧匠,增置山石林木,融江南园林艺术与北方建筑格局为一体,汇西洋建筑及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为一园。
9. 中国古代园林形成了私家、皇家、寺观三大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的时期是( )。
A. 魏晋南北朝
B. 隋唐
C. 两汉
D. 未
【答案】A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佛教传入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文学艺术对自然山水美的探求,也促进了园林艺术的转变。私家园林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