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武汉纺织大学物理化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推导dU=TdS-pdV时假定过程是可逆的,为什么也能用于不可逆的p ,T ,V 变化过程?
【答案】对于纯物质单相封闭系统,系统的状态只取决于两个独立变量。在简单的PTV 变化 过程中,当系统从状态1变化至状态2时,无论过程可逆与否,状态函数U 、S 、V 的改变是定值。
2. 将的溶液与溶液混合生成碘化银溶胶。请写出碘化银溶胶的胶团式,并说明沉能力最强。
【答案】因KI 溶液的体积大于优先吸附离子而带负电。所以
溶液的体积,即
过量。二者混合后,形成的
微粒
溶胶胶团的结构式为
这几种电解质中何者对该胶体的聚
因为该胶粒带负电,所以电解质正离子对溶胶聚沉起主要作用。四种电解质的阳离子中,对聚沉起主要作用。又由于和溶胶具有同样电荷的离子能削弱反离子的聚沉能力,且价态高越高,削弱作用越强,故的聚沉能力强于
3. 在的稀溶液中通入气体,生成团的结构,比较电解质
【答案】由题意可知,
和为稳定剂,
即四种电解质中. 溶胶。已知选择性吸收
的聚沉能力最强。 能解离成和则胶团结构式为
溶胶粒子带负电荷,所以对其起聚沉作用的是外加电解质的正离子。根据舒尔策一哈迪
价数规则,反粒子价数越高,聚沉能力越强,所以能力的顺序是
4. 在两个充满充满
溶液的容器中间是一个由
固体制成的多孔塞,塞中细孔
溶液中有过剩的
带
和
三种电解质对
溶胶的聚沉
试写出
胶
对该溶胶聚沉能力大小。
溶液。在两容器中插入电极,通以直流电,则容器中液体如何移动?为什么?
固体易吸附
即向正极移动。
【答案】通电后液体向正极移动,即电渗现象。负电,通电后
5. 在碱性溶液中用
还原以制备金溶胶,反应可表示为
此处是稳定剂,试写出胶团结构式。
优先吸附与其有共同组成的
因此金溶胶的胶团结构式为
【答案】胶核
6. 以等体积的团结构示意式,并比较
【答案】因为
溶液混合制备
过量,所以胶团的结构式为
溶胶,试写出该溶胶的胶
对该溶胶聚沉能力的强弱。
因胶粒带正电,所以
聚沉能力最强。
二、计算题
7. 在不同温度下,测得
分解时氧气的分压如下:
试问
(1)分别于413 K和423 K时,在空气中加热银粉,是否有(2)如何才能使【答案】(1)空气中
的分压为
所以无
加热到443K 时而不分解? 分解的方程式为
小于空气中氧气的分压,所以有
生成。
在该温度
的分解压力为51kPa ,故要使
生成;
因为在413K 时,而在423K 时,
(2)从题给数据可知,在443K 时,下不分解,
则需要使氧的分压高于
8. 已知酶催化反应的历程为
该反应符合随之改变。
当
时,测
得
试计算反应的最大速率
【答案】计算最大速率
历程。当酶的起始浓度
时,测
得
米氏常数和速率系数
时,改变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也
当
已知该酶的摩尔质量为
生成?
. 和米氏常量在科研中要采取作图的方法,从直线的斜率和截距求,
这里可用两组实验数据解联立方程得到。
根据
历程,用稳态近似法得到速率表示式为
当
时,
分母上忽略
得
将两个速率表示式相比,得
整理上式得:
代入两组实验数据,解联立方程:
得
9. 在
时,当
的压力分别为
时,每1.0 kg
水中分别能溶解
今在
体的摩尔分数。
【答案】因为
压力下,使空气与
水充分振摇,达到饱和。然后将水煮沸,收集被赶出的气体,使之干燥,求所得干燥气体中各气
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