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程序设计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if 语句的基本形式是:if (表达式)语句,以下关于“表达式”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必须是逻辑值 B. 必须是整数值 C. 必须是正数
D. 可以是任意合法的数值 【答案】D
【解析】if 是C 语言的关键字,在其后一对圆括号中的表达式可以是c 语言中任意合法的表达式。
2. 有以下程序:
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 A.8 B.11 C.15 D.4
【答案】C
【解析】static 变量又称为静态变量,编译时,将其分配在内存的静态存储区中,在整个程序运行期间都不释放这些存储单元,即使退出函数,下次再进入该函数时,静态局部变量仍使用原来的存储单元,值是上一次函数调用结束时的值。程序执行过程为:执行for 循环,变量i=l,for 循环实现
返回2,
主函数中
,调
用函数fun (2),定义静态存储类别的局部变量t=l,此变量的作用域为函数fun 中,定义局部
调用函数fun (3),静
返回12
,
for 循环实现
态存储类别的局部变量上次调用后结果t=2, 局部变量i=l,
最后输出t 为15,故C 项正确。
3. 有以下程序:
程序运行后的结果是( )。 A.11 B.21 C.6 D.120 【答案】B
【解析】在整个程序运行期间,静态局部变量在内存的静态存储区中占据着永久性的存储单元,其生存周期 一直延续至整个程序结束。fim 函数被调用了 5次,第1次
,
第2次,
第5次,
4. 有以下程序: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A.k=6a=ll B.k=3a=14 C.k=4a=12 D.k=5a=15 【答案】C
【解析】第一次循环,k=l,s[l]=2, 执行
=2+2=4; 第三次循环
,
执行
执行
. 第二次循环,
执行
第四次循环
,
第3次,
第4次,
=7+5=12,故最终输出k=4, a=12。
5.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根据算法需要使用无限循环(即通常所称的“死循环”),则只能使用while 语句 B. 对于“for (表达式1; 表达式2; 表达式3)循环体”首先要计算表达式2的值,以便决定是否开始循环
C. 对于“for (表达式1; 表达式2; 表达式3)循环体”,只在个别情况下才能转换成while 语句
D. 只要适当地修改代码,就可以将do-while 与while 相互转换 【答案】D
【解析】D 项正确,C 语言中do-while 语句和while 语句作用是等价的,二者可以经过适当的修改互换。A 项错误,do-while 和for 循环也能写成死循环;B 项错误,for 循环首先执行表达式1; C 项错误,for 循环体经过适当的修改都可以转换成while 语句。
6. 有以下程序: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A.10 B.9 C.8 D.7
【答案】B
【解析】
主函数中语句
代
入
7. 有以下程序:
用函数的返回值作为参数,
所以首先计算
代
入
得6, 所
以
值为9。
得值为3, 然后计
算即为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