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内部复习题2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胡政之

【答案】胡政之是民国时期著名报人。1907年,他自费留学日本,回国后应聘任上海《大共和报》翻译、编辑、主笔,1915年任该报驻京特派记者,以消息快捷受到报界关注。1916年,安福系财阀王邪隆接办天津《大公报》,胡政之受聘为该报经理兼总编辑,曾亲自采访段棋瑞“马厂誓师”等重大新闻,蜚声于时。1918年欧战结束后,以((大公报》记者身份采访巴黎和会,是采访该会的唯一中国记者。后在上海组织国闻通讯社,在天津任新记公司《大公报》经理兼副总编辑,成为报界名人。

2. 《解放报》

【答案】《解放报》是抗战胜利后中共在华北地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1946年2月22日在北平创刊,初为三日刊,自第27期起改为双日刊,“以致力于和平民主建设为宗旨”。该报遭到国民党当局的压迫,报童被殴打,报纸被抢劫,报社工作人员被捕,此类情况经常发生。1946年5月29日,全面内战爆发前夕,国民党当局查封了《解放报》。

3. “红色中华通讯社”

【答案】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是中国共产党临时中央政府机关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成立,广播呼号为CSR (ChineseSovietRadio ),每日发稿一两千字,主要为临时中央政府文告、宣言、红军战报和根据地建设消息。还利用红军电台抄收国民党“中央社”电讯和外国通讯社英文稿,经编辑后油印为“参考消息”(曾用名《无线电材料》、《每日电讯》),供中央机关参阅。

4. 《解放》周刊

【答案】《解放》周刊是中共中央在延安出版的政治理论机关刊物,1937年4月24日创刊,16开铅印,后改为半月刊。该刊辟有时评、论著、翻译、通讯、文艺等专栏,中央领导同志毛泽东、张闻天、朱德、周恩来、博古等都在该刊上发表文章。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论刊物,《解放》周刊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和策略,宣传和普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起到了党和人民的喉舌作用。1941年8月,由于经济上的原因,《解放》周刊停办,共出版134期。

二、简答题

5. 简述新闻界成为“文革“重灾区的表现。

【答案】(1)被摧残的新闻界

自“文革,,开始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党委机关报受到冲击,许多老新闻工作者被赶出新闻机关,致使很多报纸不能正常出版。“一月风暴”后,全国省市委被“夺权”,成立“革命委员会”,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