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扬州大学1801经济林果栽培学(果树栽培学或园林树木栽培学)之园林树木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合轴分枝式
【答案】“合轴分枝式”指枝的顶芽经一段时间生长后,先端分化花芽或自枯,而邻近的侧芽代替延长生长,以后又按上述方式分枝生长,形成曲折主轴的分枝方式,此分枝方式被子植物居多,如成年的桃、李、杏、核桃等。
2. 芽的潜伏力
【答案】“芽的潜伏力”指树木枝条基部芽或上部的某些副芽,在一般情况下不萌发而呈潜伏状态,当枝条受到某种刺激(上部或近旁受损,失去部分枝叶时)或冠外围枝处于衰弱时,能由潜伏芽发生新梢的能力,也称潜伏芽的寿命。芽的潜伏力强弱与树木地上部能否更新复壮以及营养条件的影响有关。
3. 生长
【答案】“生长”是指植物在同化外界物质的过程中,通过细胞的分裂和扩大(也包括某些
,导致体积和重量不可逆的増加。 分化过程在内)
4. 自然分类系统
【答案】“自然分类系统”是指着眼于客观地反映出植物界的亲缘关系和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演化关系,遵从一定的原则对植物进行分类的系统,又称“植物系统学”。
5. 休眠
【答案】“休眠”是指植物停止生长,植物的芽或其它器官生长暂时停顿,仅维持微弱生命活动的时期,是在系统发育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对逆境的适应特性。
6. 芽的晚熟性
【答案】“芽的晚熟性”指已形成的芽,需经一定的低温时期来解除休眠,到第二年春才能萌发的特性。如苹果、梨等多数品种芽具有晚熟的特性。
7. 有效积温
【答案】“有效积温”指植物开始生长活动的某一段时期内的温度总值。计算公式为
:
T 代表生长活动(II )期间的日平均温度;代表生物学零度;n 代表生长活动的天
数;S 代表有效积温。
8. 乡土树种
【答案】“乡土树种”指在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下,长期自然选择而能适生的树种,对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用来造林容易成功。如湖北的湖北海棠等。
二、简答题
9. 园林建设中,依树木的观赏特性可分为哪几类?
【答案】园林树木的园林建设分类法有多种多样,各国学者、专家间既有相异处又有相同处,但是总的原则均是以有利于园林建设工作为目标的。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照树木的观赏特性可分为以下几类:
(1)赏树形树木类(形木类):此类树木主要以树木的整体形态为观赏点,如柏木、雪松、圆柏、银杏、罗汉松、龙爪槐、广玉兰等;
(2)赏叶树木类(叶木类):主要观赏树木的叶,其形态、大小、色彩均为观赏的对象,如鸡爪戚、鹅掌楸、乌桕、枫香、无患子、合欢、栾树、玉兰等;
(3)赏花树木类(花木类):此类树木以花为主要观赏对象,观花的形态、大小、色彩、香味等,如玉兰、广玉兰、刺槐、桂花、木莲、合欢、山茶、含笑等;
(4)赏果树木类(果木类):主要观赏树木的果实,其颜色、形态都是观赏点,如银杏、山楂、桃、李、火棘、石榴、枸杞等;
(5)赏枝干树木类(干枝类):主要观赏树木的枝干,不同的枝干,有不同的姿态,蕴含了不同的姿态美,如龙爪槐、马尾松、毛白杨、白皮松、杉木、云杉、紫薇等;
(6)赏根树木类(根木类):此类树木以其根部为观赏对象,如小叶榕、人参榕、印度榕、榆、梅、腊梅、山茶、广玉兰、落叶松等。(7’)
10.推选一树种作国花,并说明理由。
【答案】(1)国花是指一个国家用来作为自己国家象征的花,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别具意义。中国花文化情结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人欣赏花,不仅欣赏花的颜色、姿容,更欣赏花中所蕴含着的人格寓意、精神力量。
目前许多国家都以确立了国花,我国由于分歧太大,一直尚未确立国花,但以牡丹和梅花的呼声最高。在此选择牡丹作为国花。
(2)具体理由如下:
“花中之王”牡丹的国色天香、雅俗共赏,是最适合的国花之选。牡丹素有“国色天香”、
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其中以洛阳牡丹、菏泽牡丹最富盛名。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俗学的一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完整机体的一个细胞,透过它,可洞察中华民族文化的一般特征,这就是“文化全息”现象。散见于历代种种杂著、文集中的牡丹诗词文斌,遍布民间花乡的牡丹传说故事,以及雕塑、雕刻、绘画、音乐、戏剧、服饰、起居、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现象,数见不鲜。
她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独具中国特
色。
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形成了包括植物学、园艺学、药物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民俗学等多学科在内的牡丹文化学。
11.自然式园林中,树种配置有哪几种形式?
【答案】园林树木的配植千变万化,在不同地区、不同场合、地点,由于不同的目的、要求,可有多种多样的组合与种植方式,在自然式园林中,树种配植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独植(孤植,单植)
孤植树应具备的条件:具有一定姿态的树形或挺拔、雄伟、端庄展枝优美、线条宜人或有美丽的花朵和果实。适合做孤植的树有:雪松、油松、银杏、南洋杉、臭椿、金钱松、广玉兰、玉兰等。
(2)丛植:在自然式园林中要求较高,艺术性较强的配植方式。基本形式有以下几种:
两株配合
在构图上要遵循矛盾统一原理,二者必须既有调和,又有对比,使两者成为对立统一体,要求树种相同,树相有别,在姿态和大小上要求有差异,这样才能既有对比,又生动活泼。
三株配合
最好采用姿态、大小有差异的同一树种,栽植时忌三株在同一直线上或等边三角形,三株距离都不要相等。其中最大的与最小的要靠近一些成为一组,中间大小的远离一些成为一组,两组之间应有呼应,其中大的和中等大的为同一树种,或为常绿或为落叶,或为乔木或为灌木,小的为另一树种,这样就可使两个小组既有变化,又有统一。
四株配合
仍采用姿态、大小不同的同一树种为好,分为两组,成为3:1的组合,大株和最小株不能单独成为一组,基本平面形成一不等边四边形或不等边三角形。
五株配合
可以是一个树种或两个树种,分成3:2或4:1两种组合,若为两个树种,其中一种为三株,另一种为两株,分在两组内,三株一组的组合原则上以三株树丛的组合相同,两株一组的组合原则上以两株树丛的组合相同,但两组之间不能太远,彼此之间也要有所呼应和均衡。
六株及六株以上配合
实系二株、三株、四株、五株几种基本形式的相互组合而已。
(3)聚植(集植或组植)
由二、三株至一、二十株不同种类的树种组配成一个景观单元的配植方式称聚植;亦可用几个丛植组成聚植。聚植能充分发挥树木的集团美,它既能表现出不同种类的个性特征又能使这些个性特征很好地协调地组合在一起而形成集团美,在景观上是具有丰富表现力的一种配植方式。一个好的聚植,要求园林工作者从每种的观赏特性、生态习性、种问关系,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栽培养护管理上去多方面的综合考虑。
(4)群植(树群)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