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的本质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世俗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马丁路德在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时,并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发动了宗教改革,然而他的思想和行动却导致了基督教世界的巨变,这主要是因为() A.“因信称义”理念已经被基督徒普遍接受。 B.启蒙运动的思想深入人心。 C.其宗教思想表达了当时欧洲普通教众的普遍愿望。 D.“先定论”的思想广泛传播。
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说道:“通过它(文艺复兴),欧洲第一次被鲜明地分成有教养的阶级和没有教养的阶级。”说明文艺复兴的不足之处在于() A.造成阶级分化。 B.阻碍文化发展。 C.缺乏群众基础。 D.造成文化断层。
“从这个时代起,我国以及整个东方文明,逐渐从世界上领先的、繁荣的地位而转向落后与衰落,西欧则从这时逐渐超过了东方。”引文中的“这个时代”“这时”是指() A.12—13世纪。 B.14—16世纪。 C.17—18世纪。 D.19—20世纪。
2014年9月,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宣布一个计划,将把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翻译成现代标准汉语出版发行。我们通过这些作品可以得出莎士比亚() A.促成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B.设计了三权分立的社会制度。 C.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 D.冲击了宗教神学对人性的束缚。
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到“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一观点产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