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原则是 A.早就诊、早诊断、早治疗、就近治疗。 B.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就近治疗。 C.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近治疗。 D.对症及支持治疗为主。 E.对症治疗,防止并发症。
流行性出血热发生腹痛的机制是 A.肠系膜血管栓塞。 B.肠管痉挛。 C.肠黏膜出血坏死。 D.肠黏膜炎症。 E.肠系膜局部极度充血水肿。
流行性出血热进入多尿期的指征是 A.尿量24小时大于2000ml。 B.尿量24小时大于1000ml。 C.尿量24小时大于500ml。 D.尿量增多24小时大于50ml。 E.尿量24小时大于400ml。
麻疹的出疹先后顺序为 A.无一定规律。 B.四肢、躯干、面部,自下而上。 C.耳后、发际、额、面、颈、躯干、四肢。 D.躯干、面部、四肢,由近向远。 E.四肢、面部、躯干,呈向心性。
麻疹的科普利克斑的特点是 A.出血性斑点。 B.持续2~3天后消失。 C.0.5~1mm大小。 D.出现于一侧近第二臼齿颊黏膜上。 E.呈簇状,互不融合。
麻疹的病理特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