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周期性不平衡(Cyclical Disequilibrium)

【答案】周期性不平衡是指一国经济周期波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当一国处于经济衰退时期,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相应的下降,经常项目赤字减少或盈余增加。从资本与金融项目看,当一国处于经济衰退时期,投资前景黯淡,资本流出增加,从而使资本与金融项目赤字增加或盈余减少。相反,当一国处于经济繁荣时期,社会总需求上升,进口需求相应的上升,进而使经常项目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从资本与金融项目看,当一国处于经济繁荣时期,投资前景看好,资本流入增加,资本与金融项目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可见,经济周期对经常项口和资本与

金融项日的作用是相反的,因此,其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取决于它对经常项日和资本项目的净效应。

2. 货币失衡

是同货币均衡相对应的概念,又称货币供求的非均衡,是指在货币流通过程中,货币供给(Ms )

,偏离货币需求(Ma )从而使二者之间不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其基本表现可以表示为:

【答案】

3. 货币均衡

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由均衡到失衡,再由失衡回复到均衡的不断运动的过程。货币均衡的实现具有相对性。

【答案】

4. M0, M1与M2

【答案】M0, M1与M2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流动性的不同,将货币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所谓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称“货币性”,它是指一种金融资产能迅速转换成现金而对持有人不发生损失的能力,也就是变为现实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也称变现力。

不同的国家,不仅对货币层次的划分各不相同,而且同一层次中的具体内容也存在差异。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我国的划分标准:(1)MO 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钞,即居民手中的现钞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这部分货币可随时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具有最强的购买力。(2)M1由MO 加上企业单位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以及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构成。这些存款随时可以签发支票而成为直接的支付手段,所以它是同现金一样具有流动性的货币。M1作为现实的购买力,是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政策调控对象。

在我国,M1也成为中国人民银行重要的货币供给量指标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之一,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和政策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操作依据。(3)M2是指M1加上准货币。M2层次的确立,对于研究货币流通整体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金融体系发达国家的货币供应的计量以及对货币流通未来趋势的预测均有独特的作用。

5. 滞胀

【答案】滞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指经济生活中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存在的现象,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长期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一般表现为:物价上涨时期经济繁荣、失业率较低或下降,而经济衰退或萧条时期的特点则是物价下跌。

西方经济学家据此认为,失业和通货膨胀不可能同方向发生。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停滞或衰退、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以及物价持续上涨同时发生的情况。西方经济学家把这种经济现象称为滞胀。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直接批判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政策,认为滞胀是长期实施通货膨胀政策的必然结果,以增加有效需求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实质上是过度发行货币,经济中的自然失业率是无法通过货币发行来消除的。

二、简答题

6. 简述商业银行的作用。

【答案】商定银行具有特定的经营活动内容和职能作用。其主要作用有:

(1)充当资本家之间的信用中介:通过吸收存款,动员和集中社会上闲置的货币资本,再通过贷款或投资方式将这些货币资本提供给经营产业的资本家使用,银行成为货币资本贷出者与借入者之间的中介人。这有助于充分利用现有的货币资本。

(2)允当资本家之间的支付中介:通过为各个资本家开立账户,允当资本家之间货币结算与

货币收付的中间人。在这里,银行是以资本家的账户和出纳的资格出现的。由此可加速资本周转。

(3)变社会各阶层的积蓄和收入为资本:将原来并非资本而预定用于消费的积蓄和收入,通过银行汇集起来,提供给企业家作为资本运用。这可以扩大社会资本总额。

(4)创造信用流通工具:在上述各项业务的基础上,商业银行成为银行券和存款货币的创造者。发行银行券的权利后来被取消了,但在组织支票转账基础上对存款货币的创造,则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7. 汇率的波动对一国经济和金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答案】汇率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杠杆,其变动能反作用于经济,对进出口、物价、资本流动和产出都有一定的影响。

(1)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

一般地说,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的币值贬低,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 若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的币值上升,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此外,汇率变化影响进出口,

还要求进出口需求要有价格弹性一一进出口需求对汇率和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灵敏,即需求弹性大,进而才会因为价格变化而引起交易数量的改变。当然,就出口商品来说,还有一个出口供给弹性的问题,即汇率下降后出口商品量能否增加,还要受商品供给扩大的可能程度的制约。

(2)汇率对物价的影响

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下降要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至于它对物价总指数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反之,本币升值,其他条件不变,进口品的价格有可能降低,从而可以起到抑制物价总水平的作用。从出口商品看,汇率下降有利于扩大出口。但在出口商品供给弹性小的情况下,出口扩大会引发国内市场抢购出口商品并从而抬高出口商品的国内收购价格,甚至有可能波及国内物价总水平。

(3)汇率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由于长期资本的流动主要以利润和风险为转移,因而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较小; 但短期资本流动则常常受到汇率的较大影响。在存在本币对外币贬值的趋势下,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小愿持有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并会将其转兑成外汇,发生资本外流现象。同时,由于纷纷转兑外汇,加剧外汇供求紧张,会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下跌。反之,则可能引发资本的内流,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上升。如果金融体制不健全,短期内汇率剧烈变动有可能会引起金融危机。

(4)汇率对产出和就业的影响

汇率的变动既然能够影响进出口、物价和资本流出入,不难看出,它对一国的产出和就业也会产生重要作用。

当汇率有利于刺激出口和抑制进口时,出口品生产的增长和进口替代品生产的增长会带动总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就业水平的提高。同时,生产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行业的利润增长,甚至会引起一国生产结构的改变。相应地,不利的汇率会使出口急速缩减,而该国的出口又关系整体经济的发展,给生产和就业带来极大的困难; 不利的汇率会使进口增长,严重时则会冲击本国的生产并从而增大失业队伍。

有利于资本流入的汇率,对于缺少资本的国家是好事; 有利于资本流出的汇率,则是资本过剩的国家所期望的。缺资本,有资本流入; 资本过剩,可以找到有利的投资机会,这无疑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和就业。

8. 简述金融危机的防范措施。

【答案】金融危机的防范治理措施主要有:(1)建立危机的预警系统。

(2)采取措施稳定金融市场。包括动用外汇储备十预外汇市场; 提高利率,增加借用本币资金的成本,抑制投资操作,影响资本流出入,改善本币状况; 动用财政资金,稳定股市; 保障金融债权,维护存款人信心等。

(3)管理国际资本流动。在稳定金融市场的措施中,暂时实施资本账户管制,特别受到关注。这包括,直接性的资本流动控制,加强外债的管理,课征短期资本流动税一托宾税等。

(4)重组和改革银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