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护理学(医学高级)题库>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护理题库

问题:

[单选] 男性,20岁,股骨下1/3骨折,行骨牵引治疗,膝关节置于屈曲位,其目的是()。

A . 使坐骨神经松弛,防止损伤
B . 使腓肠肌放松,利于骨折复位
C . 使比目鱼肌放松,利于骨折复位
D . 使股四头肌保持其张力,利于骨折复位
E . 使腘动、静脉松弛,防止骨折端对其损伤

原发伤道区是指()。挫伤区是指()。震荡区是指()。 投射物直接击穿组织或脏器后所残留的空腔。 投射物动能向伤道周围侧向传递,瞬时空腔形成的区域。 挫伤区以外的区域,早期分界不清,数天后分界可清。 伤道空腔内存在有坏死组织、凝血块以及吸入的区域。 充血、灶性肌纤维坏死、血液循环障碍的区域。 女性,52岁,3年前发生左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一年前出现左髋疼痛,跛行,该患者可能出现了()。 髋关节感染。 创伤性关节炎。 再骨折。 股骨头缺血坏死。 骨折未愈合。 女婴,日龄10天,精神萎靡,吮奶少,哭声低。查体:T38.8℃,前囟平,颈、胸部皮肤见多个疖肿,中央处有脓性分泌物,脐部干燥,拟诊“新生儿败血症”。最可能的病原菌是()。 奈瑟菌。 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肺炎球菌。 白色念珠菌。 患儿,4岁,摔伤,X线片显示左肱骨髁上骨折,远端向外侧移位,应采取何种牵引方法最合适()。 尺骨鹰嘴骨折。 皮牵引。 跟骨牵引。 股骨髁上牵引。 胫骨结节牵引。 早产儿,胎龄33周出生,体温29℃,腋肛温差为负值,要求恢复正常体温的时间是()。 1~2小时。 4~6小时。 6~12小时。 12~24小时。 24~48小时。 男性,20岁,股骨下1/3骨折,行骨牵引治疗,膝关节置于屈曲位,其目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