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胎儿循环系统特点,正确的是()。 有脐静脉2条,脐动脉1条。 卵圆孔位于左、右心室之间。 进入胎儿右心房的下腔静脉血是混合血。 卵圆孔开口处位于上腔静脉入口。 胎儿体内存在纯动脉血。
肠壁靶环征及假肾征的临床意义是()。 肠壁增厚>5.0mm时,斜断面及横断面扫查可表现为"靶环"、"假肾"征。 肠壁增厚>1.0cm时,纵断面扫查可表现为"靶环"、"假肾"征。 "靶环"征多表示有肠套叠。 "假肾"征多表示有肠梗阻。
下列关于周围神经的解剖,不正确的是()。 周围神经的支持组织,由内到外依次为神经鞘膜、神经内膜、神经束膜、神经外膜。 神经的血液供应丰富,对缺血的耐受性不如肌肉。 神经内的血管系统由外膜、束膜及内膜血管丛及其相互交通支组成。 神经的抗牵拉作用,主要是由束间结缔组织决定的,脊神经的束间结缔组织少,对抗牵拉的能力也差,如臂丛受牵拉时,损伤部位一般在神经根。 神经的外在血供系统来源于邻近的动脉干、肌肉等,呈节段性分布。
女,48岁。放置宫内节育器(IUD)10年,不规则阴道流血3个月,妇科检查:宫颈光滑。宫颈细胞学检查无异常。首选处理方法()。 止血药治疗。 抗感染治疗。 取出IUD+诊断性刮宫术。 取出IUD+抗感染治疗。 人工周期治疗。
患者女,24岁,主因恶心、呕吐、便次增多半年,尿频4个月入院。查体:体型消瘦,体重指数14.52kg/m2,口腔颊部可见2处口腔溃疡。心、肺(-),腹平坦,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弱,2次/min,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四肢关节(-),肛诊(-)。能逆转病情进展的根本治疗是()。 A.激素冲击治疗。 抗感染治疗。 化疗。 手术治疗。 肠内、外营养。
病人的保障安全权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