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选择题
1. 需求分析过程中,对算法的简单描述记录在( )中。
A. 层次图
B. 数据字典
C. 数据流图
D.IPO 图
【答案】D
2. 在进行软件结构设计时应该遵循的最主要的原理是(
A. 抽象
B. 模块化
C. 模块独立
D. 信息隐藏
【答案】C
3.
复杂性度量又称为( )。
A. 代码行度量
B. 环路度量
C. 程序量度量
D. 功能性度量
【答案】B
4. DFD 中每个加工至少有( )。
A. —个输入流
B. —个输出流
C. 多个输入输出流
D. —个输入输出流
【答案】D
5. 数据流图是用于软件需求分析的工具,下列元素(
①数据流
②加工
第 2 页,共 65 页 )。 )是其基本元素。
③数据存储
④外部实体
A. B.
D.
6. 标记稱合是指( )。
A. 两个模块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它们之间不传递任何信息
B. 两个模块之间有调用关系,传递的是简单的数据值
C. 两个模块之间传递的是数据结构
D. —个模块调用另一个模块时,传递的是控制变量
【答案】C
7. 对于不宜使用原型的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户对系统的需求较为模糊,对某种要求缺乏信心时,不宜使用原型
B. 用户不愿意参与开发的时候,不宜使用原型
C. 用户的数据资源没有很好地组织和管理的时候,不宜使用原型
D. 用户的软件资源没有被组织和管理起来的时候,不宜使用原型
【答案】A
8. 一个类的所有对象具有相同的属性,不包括( )。
A. 个数
B. 名称
C. 数据类型
D. 定义
【答案】D
9. 软件质量必须在( )加以保证。
A. 开发之前
B. 开发之后
C. 可行性研究过程中
D. 分析、设计与实现过程中
【答案】D
第 3 页,共 65 页 和和和
C. 全部
【答案】C
10.内容耦合指( )。
A. 两个模块之间传递的是数据结构
B. —个模块调用另一个模块时,传递的是控制变量
C. 通过一个公共数据环境相互作用的那些模块间的耦合
D. —个模块直接使用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或通过非正常入口而转入另一个模块内部
【答案】D
二、简答题
11.调试的目的是什么?调试有哪些技术手段?
【答案】(1)调试的目的
调试是在进行了成功的测试之后才开始的工作。调试的目的是确定错误的原因和位置,并改正错误,因此调试也称为纠错。
(2)调试技术
简单的调试方法
a. 在程序中插入打印语句
该方法的优点是能显示程序的动态过程,较易检查源程序中的有关信息。缺点是低效率,可能输出大量的无关的数据,发现错误带有偶然性,同时因插入打印语句要修改程序,这种修改可能会掩盖错误,改变关键的时间 关系或把新的错误引入程序。
b. 运行部分程序
有时为了测试某些被怀疑有错的程序段,整个程序反复执行多次,使很多时间浪费在执行已经是正确的程序段上。在此情况下,应设法使被测程序只执行需要检查的程序段,以提高效率。可通过注释程序或开发语言所带的调试工具来查找错误。
②归纳法调试
归纳法调试从调试结果发现的线索(错误迹象、征兆)入手,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导出错误原因的假设,然后再证明或否定这个假设。归纳法调试的具体步骤如下:
a. 收集有关数据
列出程序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的全部信息。
b. 组织数据
整理数据以便发现规律,使用分类法构造一张线索表。
c. 提出假设
分析线索之间的关系,导出一个或多个错误原因的假设。如果不能推测一个假设,再选用测试用例去测试,以便得到更多的数据。如果有多个假设,首先选择可能性最大的一个。
d. 证明假设
假设不是事实,需证明假设是否合理。不经证明就根据假设改错,只能纠正错误的一种表现
第 4 页,共 6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