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连外国语大学汉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音素
【答案】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音节由音素构成,如“刊(kan )”它可以划分出“k , a , n ”三个音素。音素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在语音学与音韵学中,音素一词所指的是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音素是具体存在的物理现象。国际音标的音标符号与全人类语言的音素具有一一对应。
2. 元音
【答案】元音是指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又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如a , o , e , i , u 等。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声带颤动。元音的发音特点是:
①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震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因而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
②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
③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每个元音的音质取决于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
3. 音节
【答案】音节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发音时发音器官肌肉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音节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一般来说,除儿化音(如“花儿”hu ār )外,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汉语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构成,少则一个音素,多则四个音素,且以元音为主。
4. 句型
【答案】句型就是句子的结构类型。根据句子的语词的不同类别、序列、搭配方式等等,汉语的句子类型可以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被动句、倒装句、兼语句、连动句等。句型研究是句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5. 四呼
【答案】四呼是指以唇形为标准区分韵母的四个类型。包括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
,完备十清人潘未《类音》,一直乎,合称四呼。“四呼”这一名称首见十明末无名氏《韵法直图》
沿用至今。四呼把韵母开头的发音按唇形和舌位的不同分为开、齐、合、撮四个呼:韵母不是i 、u 、ü。和不以i 、u 、ü起头的韵母属于开口呼; 韵母是i 或以i 起头的韵母属于齐齿呼; 韵母是u 或以u
起头的韵母属于合口呼; 韵母是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属于撮口呼。
6. 十三辙
【答案】十三辙是明清以来北方戏曲、曲艺等押韵使用的十月个韵部。辙,又称辙口,合辙就是押韵。辙本是车轮轧出的痕迹,合辙就是用顺辙行车来比喻声音和谐顺口。十三辙的名目是:发花、梭波、乜斜、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十三辙中每一辙的名目不过是符合这一辙的两个代表字,并没有其他的意义,所以同样也可以用这一辙的其他字来代表该辙,如“梭波辙”也可以称为“婆娑辙”、“言前辙”也可以称作“天仙辙”或“三千辙”。
7. 假借字
【答案】假借字是指用假借的方法为某词配备的字,又称借字。假借是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来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是中国古代“六书”之一。
,假借来记录“自这种方法造出的字便是假借字。例如:“自”原是“鼻”的象形字闹(象鼻之形)
己”的“自”。
8. 语素文字
【答案】语素文字是记录语素的文字,又称表语文字。它用来表示词或语素(语言的最小语
,因而和语言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说语素文字可以分解为字位,一个字位代表一义单位)
个语素,当然也可能出现一个字位代表几个语素和几个字位代表一个语素的情况。例如汉字是用成千上万个符号表示语素或词的意义,同时附带地表示语素的声音,所以有人把汉字说成语素文字。汉字大都代表语素,表示语素之义带有语素之音。
二、填空题
9. 划分词类主要以词的_____功能为标准。
【答案】语法
【解析】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的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和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
10.“火”字的第三个笔画为_____,“丑”字的第二个笔画为_____,“齅”字共有个笔画。
【答案】撇(大撇); 竖; 36
11.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是( )。
【答案】a[a]
【解析】发a 音时,口大开,舌位低,舌头前伸。唇形不圆。
12.句法结构是指短语和_____的构造。
【答案】句子
【解析】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他们都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语素可以单独成词或组合成词,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成为句子。句法结构即是指由词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词类系列,是短语和句子的构造。
13.从语义场的类型来看,“领导和下属”是_____,“手机和移动电话”是______。
【答案】关系义场:同义义场
【解析】语义常由于各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同,可以分出不同的种类。关系义场一般由两个成员组成,二者处于某种关系的两端,互相对立、互相依靠。同义义场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的语义场。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门法是2000年10月制定的《______》。
【答案】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在新时期里,推广普通话就更为重要。2000年10月,根据我国《宪法》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
,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言文字法》
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它首次明确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为加强语言文字应用的管理和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法律依据。
1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______》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答案】《汉语拼音方案》
【解析】《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拼音方案,也是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于1955-195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18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它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16.词汇的基本属性为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系统性、历史性、多源性
17.“必”字的第四个笔画为_____,“凸”的第四个笔画为_____,“敝”的第四个笔画为_____。
【答案】撇; 横折折折; 横折钩
18.语言学研究有三大传统:_____的小学传统,_____传统和印度传统。
【答案】中国; 希腊一罗马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