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北朝时,州郡察举士子,试见之日须着绛公服(品级较低的官服),象征他们已经具备入官的资格。唐朝时规定:“应试之士子,不得假以公服”,士子一般都着白色麻布袍衫,及第者故有“白衣公卿”、“一品白衫”的称呼。这反映出唐代()

A . A.纺织技术取得显著进步
B . B.“只重衣冠不重人”的官场陋习依旧
C . C.士子人仕前景更为黯淡
D . D.人才选拔制度与观念发生重大变化

北宋旧制,凡往告状者,必须先将状纸交给守门的府吏,再由府吏转呈,府吏往往借此敲诈勒索。故,包拯权知开封府时规定,告状者可直接至公堂见官纳状,自陈冤屈。这一做法有利于() A.提高行政效率。 B.改变三冗局面。 C.精简司法机构。 D.根除官吏贪腐。 现有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 恒温蒸发部分水。 升温到60℃。 加入一定量的水。 自唐初至武后时期,主要派遣御史监军。玄宗开始,改派宦官监军,一方面派宦官担任出征军队的都监,一方面在各藩镇设置监军使,以监护将帅,控制军队。这一变化反映了() A.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 B.军事指挥系统的紊乱。 C.地方割据势力的削弱。 D.中央权势集团的消长。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 A.汉武帝的内外朝制。 B.唐前期的三省分权。 C.明朝后期的内阁制。 D.清朝中期的军机处。 现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是1.8497cm3)配制560g质量分数为14%的稀硫酸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配制稀硫酸时,用到的玻璃仪器只需量筒和烧杯。 配制稀硫酸时,一定不能用天平称量所需浓硫酸的质量。 将480mL水倾倒入盛有80mL98%浓硫酸的500mL量筒中。 将80998%的浓硫酸沿lOOOmL烧杯内壁缓缓倒入480mL水中,并不断搅拌。 北朝时,州郡察举士子,试见之日须着绛公服(品级较低的官服),象征他们已经具备入官的资格。唐朝时规定:“应试之士子,不得假以公服”,士子一般都着白色麻布袍衫,及第者故有“白衣公卿”、“一品白衫”的称呼。这反映出唐代()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