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安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802管理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网络计划技术

【答案】网络计划技术是指以网络计划对任务的工作进度进行安排和控制,以保证实现预定目标的科学的计划管理技术。网络计划由两部分构成,即网络图和网络时间参数。其原理是把一项工作或项目分成各种作业,然后根据作业顺序进行排列,通过网络图对整个工作或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控制,以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用最高的速度完成工作。它的优点是:①能清楚而明确地表达各工作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易于发现项目实施中经常出现的时间冲突、资源冲突; ②网络图的编制可粗可细,可以随着项目进展的深入而不断细化; ③可以根据需要编制多级网络计划系统。

2. 学习型组织

【答案】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学习、适应和改变的能力的组织。在一个学习型组织中,员工持续不断地获得和分享新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应用于工作或决策。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为:①自我超越;

②改善心智模式;

③建立共同愿景;

④团队学习;

⑤系统思考。

学习型组织的结构特征包括:

①整个组织内包括所有职能领域以及所有组织层级的员工都必须共享信息,井且在工作活动中进行协作。

②最低程度的结构障碍和物理障碍,从而使员工能够以最佳的方式共同完成组织的工作任务,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相互学习。

③强调向工作团队充分授权,管理者充当的是协调者、支持者和倡导者。

3. 头脑风暴法

【答案】头脑风暴法是指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路。该方法由英国心理学家奥斯本(AR Osborn 提出,实施该决策方法的四项原则是:①对别人的建议不作任何评价,将相互讨论限制在最低限度内; ②建议越多越好,在这个阶段,参与者不要考虑自己建议的质量,想到子}么就应该说出来; ③鼓励每个人独

立思考,广开思路,想法越新颖、奇异越好; ④可以补充和完善已有的建议以使它更具说服力。头脑风暴法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畅所欲言、自由思考的氛围,诱发创造性思维的共振和连锁反应,产生更多的创造性思维。这种方法的时间安排应在1--2小时,参加者以5-6人为宜。

4. 管理审计

【答案】管理审计是对企业所有管理工作及其绩效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和鉴定的一种方法,它比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范围还要广泛。管理审计虽然也可以组织内部的有关部门进行,但为了保证某些敏感领域得到客观的评价,企业通常聘请外部的专家来进行。管理审计利用公开记录的信息,从反映企业管理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若干方面将企业与同行其他企业或其他行业的著名企业进行比较,以判断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水平。

管理审计通过对整个组织的管理绩效进行评价,为指导企业在未来改进管理系统的结构、工作程序和结果提供了依据。但管理审计也存在不足,主要是过多地评价组织过去的努力和结果,而不注重预测和指导未来的工作,这一点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5. 情感式沟通

【答案】情感式沟通是按照功能划分沟通类别的一种,与工具式沟通相对存在。情感式沟通是指沟通双方就各自的感受进行交流,进而获得对方在精神上的同情、谅解和支持,最终达到改善彼此之间关系的目的,其特点是间接委婉、生动感人、相对个性化。

二、简答题

6. 试以实例说明,如何运用好工作激励、成果激励和培训教育激励这三种常用的激励方法?

【答案】(1)工作激励

工作激励是指通过分配恰当的工作来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对职工委以恰当的工作,以求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①工作的分配要能考虑到职工的特长和爱好。给职工分配适当的工作,首先要把工作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同下人的自身条件结合起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有许多道不同的工序和工作,这些不同的工作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同时,每个人的文化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也是有差异的。合理地分配工作就是根据工作的要求和个人的特点,把工作与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根据人的特长来安排工作。

②工作的分配要能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分配适当的工作,不仅要使工作的性质和内容符合职工的特点,照顾到职工的爱好,还要使工作的要求和目标富有一定的挑战性,能真正激起职工奋发向上的精神。

例如:在企业人员配备过程中,将性格外向、喜欢交流沟通的员工分配在与“协调、沟通”相关的工作中,这样,既可以发挥职工的特长和爱好,又有利于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

(2)成果激励

正确评价工作成果首先必须正确设定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将向有关员工传递明确的信息:组织要求你做哪些事,什么事做好了能得到奖励。评价指标体系必须符合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

根据对工作成果的评价,必须给予报酬。报酬从性质上,可分为精神和物质两种。一般两者相互结合,兼而有之。报酬从作用上可分为正报酬和负报酬两种。正报酬就是奖励,负报酬就是惩罚。一般而言以奖励为主,但惩罚也不可缺少。

例如:在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将产品合格率作为考核员工工作成果的评价指标。当实际产品合格率水平达到甚至超过评价指标的规定水平时,给予员工精神和物质的奖励; 而当实际产品合格率水平未达到评价指标的规定水平时,要给予惩罚。为了使报酬能对工作形成良性循环,必须按照“法、理、情”的原则去做。即:①先要制订奖惩办法,公之于众。如先规定实际产品合格率达到95%时给予奖励; ②奖惩应合理; ③奖惩都要合情,即有利于人们接受。

(3)培训教育激励

职工在参与企业活动中的工作热情和劳动积极性通常与他们的自身素质有极大的关系。一般来说,自身素质好的人,进取精神较强,对高层次的追求较多,在下作中对自我实现的要求较高,因此,比较容易自我激励,能够表现出高昂的士气和工作热情。所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下属的自身素质,从而增强他们自我激励的能力,也是领导者的一种激励手段。

职工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技能两方面。

①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调动职工积极性,是我国企业管理的优良传统,必须在新的形势下发扬光大。通过对职工进行科学的世界观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克服旧制度和旧意识的影响,正确认识自身的社会地位的变化及肩负的历史使命,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崇高的理想和抱负,从而在工作中富于进取精神,积极努力,表现出高昂的工作热情。

②培养和启动职工的自我激励机制,还要注意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培训。进取心与个人的业务素质是相互促进的:强烈的进取心会促使职工努力地掌握新的知识和工作技能,从而可以实现个人素质的更加完善。反过来,良好的业务素质使个人有较多的成功机会,能够较多地带来心理上的满足。而成功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满足的体验会促使个人追求事业的进步,从而会激发他们努力去掌握。

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管理人员,通过理论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现代化管理的新知识和新方法; 通过实践中的培养,提高他们解决和处理实际经营管理问题的能力; 对于生产工人,通过文化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也要结合本职工作,进行作业方法改进训练或相关作业的基本技能训练,以提高他们的作业技能; 对于工程技术人员,采取各种教育培训方式,使他们及时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掌握学科发展的最新知识,也要注意让他们有更多地运用新知识的机会,以使他们利用掌握的最新科技知识为企业的技术、工艺、材料、产品创新等作出贡献。

7. 简述Z 理论。

【答案】Z 理论是由美国日裔学者威廉·大内在比较了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的小同的管理特点之后,参照X 理论和Y 理论,提出来的新理论。其研究的内容是人与企业、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Z 理论认为,一切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信任、敏感与亲密,因此主张以坦白、开放、沟通作为基本原则来实行民主管理。Z 理论强调管理中的文化特性,主要由信任、微妙性和亲密性所组成。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