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中央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2004(复试)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中央财经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分析、产业政策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产业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自然垄断产业

2.“马歇尔冲突”

3.范围经济

4.区位指向

5.X 非效率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勒纳指数及其含义(应有数学推导)。

2.简述产业活动在空间结构上的聚集与扩散关系。

3.简述产品差异化的类型与原因。

4.简述实施经济政策的成本和代价。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市场失灵或价格机制的局限。

2、试述可竞争市场理论。

参考答案 中央财经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分析、产业政策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产业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自然垄断产业:指在某产业中,由于规模经济,一家企业就能以比几家企业共同生产还低的成本生产整个市场需要的产品或劳务。这种产业包括电力、天然气、电话、自来水、交通运输等一些公用事业。居于自然垄断地位的公用事业单位同任何垄断企业一样,也会凭借垄断地位换取垄断利润,损害公众利益。

2.“马歇尔冲突”:指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这是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分析规模经济成因时发现的,后人称之为“马歇尔冲突”。

3.范围经济:指由企业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范围经济存在于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两个各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之时(假定两个企业得到的投入物相等)。如果企业的联合生产低于独立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那么其生产过程就涉及到范围不经济,这种情况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与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有冲突的时候可能会发生。

4.区位指向

5.X非效率: 指在企业组织内部存在一种管理上的效率,这种效率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而逐渐降低。当企业规模过于扩大时,企业内部的管理效率将会变为负的。由于这类效率性质不明,故称为X非效率。以后的许多学者对X非效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或分类。一般认为,大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下降,主要源于决策专断、轻率、官僚主义严重和对市场反应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