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6岁,15kg。诊断为先心,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拟在体外循环下行VSD纠治术。该患儿麻醉选择应()。 A.避免使用对心肌抑制较重和引起肺血管收缩的药物。 充分镇静,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反应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避免加重缺氧,防止肺循环阻力增加。 麻醉诱导后采用提高吸入氧浓度,适当过度通气。 提高体外循环预充液的胶体渗透压,防止术后肺水肿。 术后呼吸管理适当延长带管时间,充分镇静,适当运用PEEP,但压力宜<1kPa。
患者,女,68岁。主因"反复咳嗽、咳痰30年,活动后喘憋5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1周"入院。查体:口唇和甲床发绀,颈静脉充盈,双下肺可闻及细湿啰音,心率110次/分,律不齐,P2亢进,胸骨左缘第五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肝右肋下3指,双下肢水肿。提示:患者若同时有糖尿病病史,平日血糖控制情况不详,患者血气分析为pH7.24,氧分压50mmHg,二氧化碳分压80.6mmHg,电解质为:血钠:124mmol/L,血钾2.9mmol/L,患者出现昏迷,出汗较多,双侧瞳孔对称,口唇发绀,双侧巴士征阴性。此时应考虑有哪些可能出现() A.低渗脑病。 低血糖昏迷。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肺性脑病。 脑血管意外。 镇静药物过量。
关于高渗性脱水,说法不正确的是() 以丢失水分为主。 细胞内脱水严重。 Na从细胞外向细胞内流。 抗利尿激素增加。 尿比重增高。
试述风湿热活动性实验室指标。
患儿,6岁,15kg。诊断为先心,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拟在体外循环下行VSD纠治术。该先心患儿引起肺高压的因素是()。 A.肺血流增加。 肺血管痉挛。 肺静脉压增高。 左心衰。 肺动脉狭窄。 肺动脉瓣狭窄。
有关子宫肌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