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西大学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必备复习题库4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史量才之死
【答案】史量才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新闻事业家。他早年曾任《时报》主笔。从1912年接办《申报》后,苦心经营,使《申报》成为国内著名大报。1927年,史量才买下《时事新报》,1929年又从美国人福开森手中购进《新闻报》大部分股权,从而成为上海报业巨擎0“九·一八”事变后,史量才的爱国热情不断高涨,政治态度发生很多转变,主持《申报》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申报》的改革及其对国民党政府的公开批评,遭到了国民党的嫉恨。1934年11月13日,蒋介石亲自下令,派特务枪杀了史量才。
2. 新华通讯社
【答案】新华通讯社的前身是1931年创建的红色中华通讯社,1937年1月,红色中华通讯社改名为新华通讯社。抗战爆发后,新华社发稿范围逐渐扩大。在抄收电讯方面,新华社编辑部把收到的国外电讯译成中文,编成油印的《每日电讯》参考资料,每期发行约400份,供中央领导及各机关参阅。1939年年初,中共中央决定将新华社与《新中华报》分开,新华通讯社的独立发展,标志着党的新闻通讯事业走向成熟。
3. 《澳门日报》
【答案】1958年8月15日在澳门创刊,后发展为澳门地区最大的报纸。该报重要消息大多采用新华社等通讯社的电讯稿,集新闻性、生活性、服务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
4. 《昭文新报》
【答案】《昭文新报》是第一份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中文报纸,1873年8月8日在汉口创刊,艾小梅创办。初为日报,装订如书册状,用白鹿纸印刷,三个月后因阅者较少而改为五日刊,内容以奇闻轶事、诗词杂作为主。《昭文新报》虽然昙花一现,却是国人自办报刊历史的开端,为中国人自己办报做了最早的尝试。
二、简答题
5. 简述真理标准的讨论和改革开放的舆论准备。
【答案】新闻媒介积极发挥其宣传、组织特别是舆论先行的作用,为即将兴起的改革开放进行舆论准备。其中影响最大、意义最深的是新闻媒介从批判“两个凡是”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过程
进入1978年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新闻媒介发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从理论上批判“两个凡是”的观点。5月11日,《光明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文章明确指出,任何理论包括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