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数理学院817分析化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关于荧光,正确的叙述是( )。
A. 受激分子从激发的各个振动能级返回至基态时所发射出的光为荧光 B. 焚光波长大于激发光波长 C. 憐光波长小于焚光波长
D. 温度升高,溶液中荧光物质的焚光强度增强 【答案】B
【解析】A 项,受激分子从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返回至基态时所发出的光为荧光。C 项,由于激发三线态的最低振动能级比激发单线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能量低,所以磷光的能量比荧光小,亦即磷光的波长比荧光长。D 项,温度升高,荧光强度降低。
2. 用标准溶液滴定时,要消除的干扰,应该在滴定液中加入( )。
A. B. C. D. 【答案】A
3. 测定次数一定时,置信度越高,则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
A. 越宽 B. 越窄 C. 不变 D. 不一定, 【答案】A 【解析】从公式
可知,在测定次数一定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取决于t 值,t 值取决
于置信度P ,P 越大,t 值越大。
4. 有一组测量数据,其总体标准偏差为未知,要判断得到这组数据的方法是否可靠,应使用( )进行检验。
A. 空白试验 B. 标准样品 C. 标准方法 D.t 检验法 【答案】D
5. 苯环骨架的
A. 【答案】C
B.
伸缩振动引起的吸收峰为( )。
C.
伸缩振动在
D.
范围内出现多个吸收,其中约
和
【解析】苯环骨架的约
的两吸收最为重要。
跃迁的基团是( )。
6. (多选)下列基团或分子中,能发生
A. B. C. D. 【答案】BC 迁。此类跃迀需要的能量低,
【解析】含有杂原子的不饱和化合物由杂原子空轨道(n )跃迁到反键轨道
吸收波长落在近紫外区或可见区,但吸收较弱
发生跃迁的基团是和
7. (多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pH 为11.32, 读数有两位有效数字 B.0.0150g 试样的质量有四位有效数字
C. 用滴定管测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1.40mL 是四位有效数字 D. 从50mL 移液管中可以准确放出50.00mL 标准溶液 【答案】ACD
称为跃能
A 项,pH 的有效数字决定于小数点后的位数,B 项,【解析】所以为两位有效数字;在0.0150中最前面的两个“0”不是有效数字,5后的“0”是有效数字,是三位有效数字。
8. 下列四组数据中,哪一组数据所涉及的红外光谱区能包括(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该化合物的特征峰有
约
9. 在下列物质中,浓度相同的水溶液的pH 最高的是( )。
A.NaCl B. C.
的吸收带
及
D. 【答案】B
10.EDTA 滴定金属离子M 时,下列有关金属指示剂的叙述中,哪些是错误的 (多选)( )。
A. 指示剂的僵化是由于B. 指示剂的封闭是由于C. D. 若
【答案】ABC
太小时,使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僵化,不敏锐
贝!J 引起指示剂的全封闭
E. 若MIn 配合物难溶于水,也引起指示剂的僵化
二、判断题
11.用上述NaOH 溶液测定某有机酸的摩尔质量时,测定结果偏高。( )
【答案】
酸成反比。
【解析】设有机酸为一元酸,则有下列关系:
12.基准物质应具备的主要条件是纯度高和化学式与实际相符。( )
【答案】
13.基团
【答案】
【解析】双峰是醛类化合物的特征峰。
14.有一组平行测定所得到的数据,判断其是否有可疑值应该用G 法。( )
【答案】√
15.电位滴定法是测量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极电位值,在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电极电位有极大值。( )
【答案】×
【解析】在化学计量点附近,是溶液的电位值变化最大,不是电极电位值极大。
16.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做对照试验、空白试验、校正仪器、分析结果的校正来消除。( )
【答案】√
17.在EDTA 滴定中,分离干扰离子是消除共存离子最有效的方法。( )
【答案】×
的
出现在
( )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