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云南大学人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必备复习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交网络
【答案】社交网络也称关系网络。社会学中,社会网络指的是社会行动者及其间关系的集合,换言之,一个社会网络是多个节点(社会行动者)和各节点之间的连线(行动者之间关系)组成的集合。通俗地讲,个体的社会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的人际关系网络,是与他有各种交往、互动关系的其他个体和他自身构成的一个集合。社会网络影响人们在互联网上信息获取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社会交往的质量,微博发生作用的机制,即嵌套性,就是基于节点(个人)的社会网络的链接。
2. 《官版·巴达维亚新闻》
【答案】《官版·巴达维亚新闻》是日本出版的最甲一的日文报纸,1862年1月由官方“洋书调所”的工作人员竖川三之桥和万屋兵四郎印刷发行,先后印发了23卷。“新闻”一词系日文“报纸”的意思。此报翻译自在荷属印尼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出版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机关报《爪吐新闻》,以《巴达维亚新闻》为名公开发行,因系官办,故冠以“官版”二字。报纸形式、印刷手段还很落后,曾使用过荷兰人于1849年赠送给幕府的一台手摇印刷机。
3. 澳大利亚广播委员会
【答案】澳大利亚广播委员会简称ABC ,1932年7月设立。1983年改称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总部在悉尼,在全国进行无线广播和电视广播。经费主要是议会决议拨付的国库资金。最高机构是经营委员会,成员有管理和经营广播公司的总经理和没有业务执行权的六至八名委员。经营委员由澳大利亚总督任命,任期不超过五年,可以连任; 总经理任期五年,可以连任。
4. 《工人曙光报》
【答案】《工人曙光报》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工人秘密刊物。1878年彼得堡成立了“俄国北方工人协会”,协会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多次领导工人罢工,并于1880年2月15日出版《工人曙光报》,由协会领导人哈尔图林亲自担任编辑。哈尔图林通过《工人曙光报》宣传协会纲领,指出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先进作用,主张工人与农民联合起来,争取共同的政治权利,为最终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而斗争。不久,哈尔图林因制造冬宫爆炸事件和刺杀亚历山大二世,被沙皇政府紧急缉捕,《下人曙光报》随之停刊。
二、简答题
5. 简述日本“二元化”新闻传播体制的形成。
【答案】日本的近代二元化新闻传播事业是在传统和近代双重因素磨合的背景之下,在明治政府的指导、监督下逐渐创立的。
(1)第一次起伏—新一轮的政论一政党报刊
明治新政权建立之后,日本近代报刊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起来。然而,一旦新闻传播媒介得以壮大,在外来文化和西方新闻传播事业的刺激下,便自然地要求报刊走上自由发展的逻辑轨道,必然与明治政府一厢情愿的国家工具要求有所冲突。19世纪70年代,以日本朝野关于“征韩”问题所引发的分歧和随之兴起的自由民权运动为开端,新一轮的日本近代政论一政党报刊兴起,并走上了批评政府,要求新闻自由,谋求同西方一样的新闻传播事业社会独立地位的道路。新闻传播媒介的大对垒、大争论,使得一个政论报刊大发展的时代来临了。随着政党的繁荣衰落,政党报刊不断分化组合,最终停刊、独立或转向中立。
(2)第二次起伏—从商业化廉价报纸到产业化经营报纸
19世纪70年代,日本近代报刊事业分化发展为“大报”和“小报”两大类型。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日本新闻传播事业从以往的政治性“大报”和猎奇性的社会“小报”向赢利性的企业化经营报刊—“中报”转变、确立的时期。其背景和过程可概括为:在日本社会中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逐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的背景下,在经历了政论一政党报刊的衰落和民间“小报”的兴起的衍变过程中,在日本集权政府严厉监督、限制其发展方向和势力的矫正性“指导”下逐步完全的。
(3)第三次起伏—“大政时代”的新闻自由浪潮
日本近代报刊事业在多种社会因素的诱导推动下,在向现代报刊事业的转化过程中,逐步确立了商业经营性传播体制。一旦新闻事业进入了以商业经营为宗旨的新阶段并从中获得了强大的经济后盾,它就必然会为了争取新闻报道的言论自由、新闻出版物发行自由和自身事业经营发展的需求而进行一定的政治斗争,强烈要求获得与其社会经济实力相称的社会政治文化地位。但经历1918年的“白虹贯日”笔祸以后,日本新闻界在政治上彻底丧失了斗志,屈从于现实的社会统治格局,默默地向当权者完全臣服了。
6. 简述华盛顿邮报的历史与现状。
【答案】《华盛顿邮报》是美国首都第一大日报,也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1)《华盛顿邮报》的历史
101877年12月6日,《华盛顿邮报》由民主党人史蒂森·赫金斯创办,对开四版,零售价三美分,发行一万份。1889年,赫金斯将报纸卖给哈顿和威尔肯斯。
01905年至1916年,转入《辛辛那提简讯报》老板麦克利恩手中,他增加了广告收入,却降低丁报纸的信誉和影响。1916年至1933年麦克利恩去世,其子爱德华成为报纸的发行人,因他与共和党总统哈定关系密切,从而使报纸成为共和党人的工具。这时期,报纸发行量逐步下降,广告大减。
③1933年,《华盛顿邮报》被公开拍卖,金融家尤金·迈耶以82.5万美元买下了该报,他公布了著名的办报原则:报纸的第一使命是说明真相,说明经过调查证实的全部真相; 作为新闻传播者,本报将遵循一名绅士应遵循的社会礼仪; 本报的内容是雅俗共赏; 报纸的职责是为读者、公众服务,而不是为报纸老板的私利服务; 为报道真相,报纸应准各在必要时为公众牺牲报纸本身的物质利益;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