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950经济学综合(世界经济、西方经济学)之世界经济概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看待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

【答案】“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苏联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1925〜1926年度国民收入比1920年增加1倍多,为1913年的

年的农业总产值为1913年的

化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新经济政策”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否定,是苏维埃国家探索出的一条在以小农为主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列宁已经认识到,在一个生产力不发达、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应该说,这是列宁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又一次重大的突破和发展。对于一个生产力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新经济政策”应该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长期坚持的基本政策,并非只是权宜之计。可惜,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却在其推行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路线中背离了“新经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些措施。

2. 如何看待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

【答案】发展中国家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改革与调整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有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经济效率,从而扭转了经济恶化的趋势。

从不同地区来看,东亚地区由于其原有的发展模式在强调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同时也强调政府的理性、效率与自律性,政府干预的消极效果较小,在贸易发展战略上原本即实行外向型的出口导向战略,公共政策比较积极,重视对技术进步的投入,加之经济体制与经济政策的调整更加灵活,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经济増长势头强劲,在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更是蓬勃发展,一直以高于发达国家两倍以上的速度在发展,1995年东亚的GNP 增长8.5%,而同期世界经济増长则为拉美地区各国由于在20世纪80年代后普遍进行了大规模改革,对原有的“拉美模

以上的稳定增长,整式”尤其是进口替代发展战略进行了全面调整,同时其经济自由化尤其是金融自由化的步伐更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因此整个拉美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初连续4年保持

个20世纪90年代,拉美经济的年均増长率高达

大大高于20世纪80年代的 1925年工业总产值比1921年增长2.9倍,为1913随着经济的恢复,国家财政状况好转,人民群众物质文,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拥有5亿人口的拉美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2万亿美元,在西半球乃至世界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非洲国家也进行了相应的经济改革。非洲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初一度呈下降趋势,到1994年开始回升。1994年到1999年,非洲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近

年,有12个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超过了高于1990年的1999还有30个国家保持了正增长。通货膨胀率从1995

年的减少到1999年的但是由于非洲人口增长率一直居高不下,加之改革力度较小,且时断时续,因此其人均GNP 増长率一直负增长,到1995年才呈现正数。可见,发展中国家经济虽都有所发展,但发展仍是很不平衡的,它们之间的经济差距在拉大。

3. APEC 的诞生的过程及其意义如何?

【答案】(1)APEC 的诞生的过程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①酝酿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至1980年;②半官方协调阶段:1980〜1989年;③官方协调阶段:1989年以后。1989年11月,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首次在堪培拉举行,此次会议标志着APEC 的成立。1993年在西雅图召开APEC 第五次部长级会议后,召开了首次APEC 成员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至1998年召开的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和第六次非正式领导人会议,APEC 成员增加至21个。

(2)APEC 诞生的意义

APEC 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表明亚太经济合作机构已由基本属于民间性协商机构向官方的政策协调和协调机构过渡,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已步入实质性阶段,并且已开始着手实施具体合作项目。

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货物贸易自由化。按框架协议规定,2003年7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实行WTO 最惠国关税率,2010年和原东盟6国建立贸易自由区;而东盟新成员建成的时间为2015年。

(2)服务贸易自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业自由化的基本原则是在GA TS 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成员国彼此间服务业合作,减少服务贸易限制,逐步实现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自由化。

(3)区内投资安排及便利化措施。中国与东盟在增加投资规则和管理的透明度、建立投资制度等方面将加强合作,促进区域内资本流动和增强对区外直接投资的吸引力。

(4)多层次全面性的合作。中国东盟合作领域广泛,包括货物贸易、劳务、金融、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中小企业、产业合作、知识产权、环境保护、林业及其产品、能源及次区域开发等领域,并确定了重点合作领域即农业、信息及通讯技术、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和湄公河流域开发。

(5)对东盟新成员制定了灵活措施。对东盟新成员提供特殊和差别待遇及灵活性。

(6)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以及标准规则,保证框架协议的有效实施。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由四个不同层次的协商机制进行推进。其中包括首脑最高层会议、部长会议、高官会议、联委会和专家组。

5. 战后科技革命的基本特点有哪些?它对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1)战后科技革命的基本特点

综观战后科技革命的形成与发展,与历史上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①全面性和世界性;②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步发展,并形成科学一一技术一一生产一体化;③革新了机器体系、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④科技发展和在生产中的应用得到了政府的有力支持。

(2)它对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战后,以电子、新材料和生物工程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和不断扩展,其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是前所未有的。战后各国和整个世界经济的一切发展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这次科技革命的深刻影响,特别是引起了生产力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将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推向信息社会。

6. 世界生态环境恶化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世界生态环境恶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气污染

造成大气污染的直接原因主要有:①工业烟尘与粉尘;②工业废气;③机动车尾气。

(2)臭氧层破坏

自美国杜邦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开发出氯氟烃化合物(CFC )即氟里昂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向大气中排放的氟里昂已达2000万吨,使臭氧层遭到极大的破坏。臭氧层遭到破坏,意味着地球上的生物受到紫外线的直接威胁。

(3)酸雨

酸雨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被人们称为“空中杀手”、“空中死神”。它使土壤酸化、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建筑物受到腐蚀、人类健康受到危害。

(3)垃圾

由于垃圾的数量庞大、增长速度快、危害范围广,垃圾已经成努困扰人类社会的世界性难题,全球几乎所有韵城市都受到垃圾污染的困扰。

(5)地球变暖。

由于工业污染的加剧,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氟里昂等具有温室效应的气体(即温室气体)大量增加,大气浓度升高,吸收热量增多,致使气温上升,地球变暖。

7. 中国为什么将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

【答案】中国将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定位为基本国策。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中国的国情决定的。社会主义不论是作为一种科学的先进的思想体系,还是作为一种超越于资本主义的先进的社会制度,其本质特征之一是开放性。而这种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从经济上说,社会主义是建筑在现代机器大工业的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而现代机器大工业本身是超越国界的社会化大生产,是面向世界的;②从文化上说,社会主义是建筑在吸纳世界上一切先进文化和文明基础上的,是开放的。

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决不能自我封闭,封闭是与社会主义的本质不相容的。尤其是像我国这种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基础上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发展和社会主义原则的实现奠定物质基础,更不能自我封闭,更需要对外开放,向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