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71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tRNA 核苷酸转移酶催化的CCA 顺序加接反应不依赖于任何一个_____或_____模板的存在。

【答案】DNA ; RNA

2. 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等途径交汇点的化合物是_____。

【答案】6-磷酸葡萄糖

3. 碘在肠道内以_____形式吸收,入血后被甲状腺上皮细胞吸收,然后必需先转化为_____形式,最后才能使甲状腺球蛋白中的_____进行碘化;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入血后,绝大部分和血浆中的_____、_____、_____三种蛋白结合,这种结合可防止甲状腺激素_____,但结合物_____活性;体现活性的是_____。 【答案】(碘离子);活性碘;酪氨酸残基;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 ); 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TBPA ); 白蛋白;从肾脏丢失;没有生理;游离形式的甲状腺激素

4. cDNA 合成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和 _____等。

【答案】置换合成法;自身引物合成法;引导合成法

5.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受_____、_____和_____的调控。 【答案】乙酰

6. 在某一酶溶液中加入GSH 能提高此酶活力,那么可以推测_____基可能是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

【答案】疏基

7. 脂肪酸的_____是Knoop 于1904年最初提出来的。

【答案】β-氧化

8. 结合酶类由_____和_____两部分组成。

【答案】酶蛋白;非蛋白质成分

9. 在光合作用中,氢离子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的转运方式是_____。

【答案】初级主动

10.肽链中连接氨基酸的肽键实际上是一个共振杂化体,包含两个碳原子在内,共_____个原子都几乎处于同一平面内。

【答案】6

二、多选题

11.对蛋白质紫外吸收贡献主要有( )。 A. B. C. D.

【答案】AB

12.下列关于从乙酰CoA 合成脂酸的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

A. 所有的氧化-还原步骤均用NADPH 作为辅助因子

B.CoA 是该途径中唯一含有泛酸疏基乙胺的物质

C. 丙二酸单酰CoA 是一个活化中间物

D. 反应在线粒体中进行

【答案】AC

【解析】由乙酰CoA 生物合成脂酸时,NAD-PH 是还原力的来源;在脂酸氧化时,FAD 和NAD+两者作为辅因子。酰基载体蛋白ACP 和CoA 是含泛酰巯基乙胺的辅酶或辅基,两者均参加了脂酸的合成。在该过程中,为了活化増加的二碳单位,乙酰CoA 羧化形成丙二酸单酰CoA 。脂酸的合成在线粒体外进行,而脂酸的氧化在线粒体内进行。

13.( )。

A. 是酵解过程的限速反应

B. 是可逆反应

C. 催化此反应的酶是变构酶

D. 是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答案】AC

14.—名嗜酒者误食了乙二醇,乙二醇是抗冻液的成分,也是乙醇脱氢酶的底物。然而,乙二醇在乙醇脱氢酶催化下转变成高度有毒性的产物,而服用乙醇可治疗乙二醇中毒。你认为乙醇可用来治疗乙二醇中毒的原因是( )

A. 乙醇脱氢酶对乙醇的,要比对乙二醇的低许多

B. 乙醇是乙醇脱氢酶的别构效应物

C. 乙醇能够与乙二醇的毒性产物结合,使其失去毒性

D. 乙醇变成乙醛以后,有治疗效果

E. 乙醇诱导表达一种能够代谢乙二醇的酶

【答案】A

15.下列关于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A. 细菌一般通过厌氧途径合成单烯脂肪酸

B. 真核生物都通过氧化脱氢途径合成单烯脂肪酸,该途径由去饱和酶催化,以NADPH 为电子供体,需要的参与

去饱和酶,可催化油酰基进一步去饱和,生成亚油酰和亚麻酰

去饱和酶,专一地催化油酰基与羧基间进一步去饱和 C. 植物体内还存在D. 哺乳动物体内有

【答案】ABCD

16.能够导致DNA 变性的因素有( )。

A. 加热

B. 极酸

C. 解链酶的作用

D. 尿素的作用

【答案】ABCD

17.下述原因中哪些会导致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的下降?( )

A. 提高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的水平

B. 酸中毒

C. 提高的水平

D. —分子氧和脱氧血红蛋白分子四个结合位中的一个结合

【答案】ABC

【解析】血红蛋白除了能运输和外,还可依靠每条链上第146位组氨酸来缓冲血液中突然的酸碱变化。然而,组氨酸上咪唑基的质子化导致血红蛋白的脱氧作用。因此酸中毒的情况下,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能力就下降。而2, 3-二磷酸甘油酸(2, 3-DPG )能够和血红蛋白链上带正电荷的残基以盐键的形式相连,使脱氧形式的血红蛋白更加稳定,导致了与

每分子氧加到血红蛋白分子上需要打开盐键,当第一个

蛋白结合时,需要打开的盐键要少些,因此一旦第一个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这就是所谓的协同效应。亲和力的下降。再与血红与

降与血红蛋白结合后,随后的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就增加了随后的可逆地与血红蛋白分子中亚基的N 端反应生成氨基甲酰血红蛋白,氨基甲酰血红蛋白带负电荷,并形成了稳定脱氧血红蛋白的盐键,因此

低了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

18.下列有关肌红蛋白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A. 肌红蛋白是由一条多肽链和一个血红素连接而成的紧密球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