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8岁,因“行走不稳伴肢体动作不协调3年”来诊。家族史:祖父、父亲、一个伯父及其一个女儿有类似表现,发病年龄逐代提前。神经系统查体:慢眼动,水平眼震,构音障碍,指鼻、跟膝胫试验欠稳准,步态不稳,步基宽,摇晃,肌张力增高,下肢腱反射消失,双侧病理反射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A.多聚谷氨酰胺扩增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B.非编码区扩增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C.常规突变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D.脊髓小脑共济失调伴轴索神经病。 E.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
患者,女,52岁,间断颜面和下肢水肿10年,再发伴胸闷1个月。平素怕冷、毛发稀疏。之前未曾诊治。查体:T36.3℃,Bp90/60mmHg,心尖搏动位于心浊音界内2cm,HR60次/min,律齐,双下肢轻度水肿。实验室检查:血WBC3.8×109/L,N0.56,Hb92g/L,PLT99×109/L,肝、肾功能正常,血脂增高(TG6.96mmol/L,TC7.01mmol/L),cTnI阴性。ECG示窦性心律60次/min,低电压。心脏彩色超声示心包积液。根据患者心包积液但未出现预料中的代偿性心动过速及其他临床特点,推测其可能的病因是() A.非特异性心包炎。 B.结核性心包炎。 C.肿瘤性心包积液。 D.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E.尿毒症性心包炎。
颅底骨折临床表现的要点是() 五官出血和溢液。 局部迟发性皮下瘀斑。 相邻颅神经损伤及脑挫伤。 伤后癫痫频繁发作。 以上均对。
甘草与蜂蜜均具有的功效是() 补脾益气。 缓急止痛。 解毒。 润肠。 利水。
患者女性,35岁,困“胸痛、咯血2天”来院。心脏超声提示右心室肥大,肺动脉压力50mmHg,诊断考虑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关于肺动脉高压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育龄期妇女。 可能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及肺血管收缩等因素有关。 早期症状不明显,确诊需行右心导管检查。 可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Na+通道缺陷参与了肺血管收缩的发病机制。
胸腔积液最常见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