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620分子细胞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癌基因VS 肿瘤抑制因子

【答案】(1)癌基因

癌基因是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正常基因,其突变能引起正常细胞癌变。癌基因可分为病毒癌基因和细胞癌基因两大类。病毒癌基因是指反转录病毒的基因组里带有可使受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发生癌变的基因。细胞癌基因即原癌基因,是指在正常细胞基因组中对细胞正常生命活动起主要调控作用的基因,在发生突变或被异常激活后变成具有致癌能力的癌基因。

(2)肿瘤抑制因子

肿瘤抑制因子又称抑癌基因,是正常细胞增殖过程中的负调控因子,它编码的蛋白在细胞周期的检验点上起阻遏周期进程的作用。抑癌基因有两个拷贝,其中一个拷贝正常,可保证正常的调控作用,两个拷贝都丢失或失活,才能引起细胞增殖的失控。

抑癌基因与癌基因之间的区别:癌基因的突变性质为显性,抑癌基因的突变性质为隐性。

2.

转化细胞

【答案】

转化细胞

胞属性则称为恶性转化细胞。

3.

白色体

【答案】白色体又称无色体。植物细胞质中不含色素的质体,如植物体内的分生组织和见不到阳光的块茎等细胞内的质体。有制造和贮藏淀粉、蛋白质的功能。白色体的前体为“原质体”,它进行多次分裂成为白色体,或为叶绿体。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的质体,也是白色体的一种类型。

4. 细胞自噬

【答案】细胞自噬是指细胞通过溶酶体与双层膜包裹的细胞自身物质融合,从而降解细胞自身物质的过程。。正常的动物细胞为了维持细胞内环境的动态平衡,需要不断降解功能失常或不需要的细胞结构,如各种蛋白质、细胞器以及各种胞质组分。通常,寿命较短的蛋白质如调控蛋白等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进行降解;而寿命较长的细胞结构及蛋白质通过细胞自噬途径,由溶酶体进行降解。细胞自噬的特征是细胞中出现大的双层膜包裹的自嗤泡即自嗤小体。是指体外生长的正常细胞受肿瘤病毒感染后,在形态和生理代谢方面都产生了新的特性,且可不受控制地繁殖下去的细胞,若这种经转化的细胞具有癌细

5. liposome 。

【答案】liposome 的中文译名是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脂质体中可以裹入不同的药物或酶等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大分子。

6. 肌质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 SR )。

【答案】肌质网(sarcoplasmicreticulum , SR )是心肌和骨豁肌等细胞中存在的一种特化的光面内质网,肌质网膜上的Ca 2+-ATP 酶将细胞质基质中的Ca 2+泵入肌质网腔中储存起来,当受到神经冲动的刺激后,Ca2+释放,肌肉收缩。

7.

检验点

【答案】

检验点

胞通过周期,

是控制

8.

核糖体

【答案】

核糖体

外),

由蛋白质和是几乎存在一切原核与真核细胞内(除极少数高度分化的细胞组成的没有被膜包裹,

呈颗粒状的细胞结构。其唯一功能是按照又称限制点,指细胞对一些环境因素有一敏感点,可以限制细增殖的关键。的指令由氨基酸高效且精确地合成多肽链。

二、填空题

9. 亮氨酸拉链的形成是靠_____。

【答案】两个蛋白质分子的亮氨酸残基之间的疏水作用

10.与微管、微丝不同,中间纤维的装配不具有_____。中间纤维的分布具有严格的_____。

【答案】极性;组织特异性。

11.中间纤维的分布具有严格的组织特异性,其中_____主要存在于肌细胞中。

【答案】结蛋白

12.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主要有三个特征: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答案】极性的头和非极性的尾;脂肪酸碳链为偶数(多为16C 和18C ); 具有饱和、不饱和脂肪酸根。

13.在细胞世代中确保染色体的复制和遗传稳定,染色体起码应具备的三种功能元件是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复制起点;着丝粒;端粒

14.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内最大的_____, 是细胞_____和_____的中心。

【答案】细胞器;遗传;代谢

15.用快速低温冷冻法将样品迅速冷冻,然后在低温下进行断裂,样品往往从其结构相对脆弱的部位_____断裂,从而显示出镶嵌在膜脂中的_____。

【答案】膜脂双分子层的疏水端;蛋白质颗粒

16.糖原的合成和分解与_____有关,是由于该细胞器上含有_____酶。

【答案】光面内质网;

葡萄糖磷酸

17.细胞是_____的基本单位,是_____的基本单位,是_____的基本单位,是_____的基本单位。

【答案】有机体构成;代谢与功能;生长与发育;遗传

18

蛋白与

【答案】相比,结构上更保守的是_____。

三、简答题

19.什么是核型? 核型分析有什么用途?

【答案】核型是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是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的总和。在对染色体进行测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分组、排列、配对,并进行形态分析的过程叫核型分析。核型分析可用于细胞染色体畸变鉴定,物种分类鉴定以及进化关系的分析等。

20.核糖体上有哪些与蛋白合成有关的结合与催化位点? 各自发挥什么作用?

【答案】(1

)与

(2

)与新掺入的氨酰

(3

)与延伸中的肽酰

(5

)与肽酰的结合位点;的结合位点-氨酰基位点,又称A 位点;的结合位点-肽酰基位点,又称P 位点;的结合位点-E 位点;)的结合位点;(4

)肽酰转移后与即将释放的

(6)肽酰转移酶的催化位点;从A 位点转移到P

位点有关的转移酶(即延伸因子

(7)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其他起始因子、延伸因子和终止因子的结合位点。

21.过氧化物酶体的发现过程中,两个关键的实验是什么?

【答案】过氧化物酶体发现过程中的两个关键实验依次为:

(1

)离心分离实验

和他的同事通过梯度离心分离到溶酶体之后发现至少有一种酶与溶酶体酶的性质不

同:尿酸氧化酶不是酸性水解酶,但离心时总是与酸性水解酶在一起,只是沉降行为稍有不同。

用一种去垢剂注射小鼠,这种去垢剂在细胞内主要积累在溶酶体中,并使溶酶体的浮力密度降低,据此可将尿酸氧化酶与溶酶体和线粒体分开。

(2)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释放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