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职业卫生(医学高级)题库>职业卫生(医学高级)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对毒物的毒性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是()

A . 气湿
B . 气温
C . 气压
D . 气流
E . 光照

具有补气、托毒生肌功效的药物是()。 人参。 党参。 西洋参。 黄芪。 白术。 下列上消化道出血的量及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出血5~10ml,隐血试验阳性。 出血50~100ml,出现黑粪。 出血量≤400ml,一般不引起症状。 500~1000ml,可出休克症状。 胆道出血不引起休克,其复发间隔期为6~12小时。 鹿茸具有的功效是()。 补肾阴,益精血。 补肾阳,益精血。 补肾阴,祛风湿。 补肾阳,祛风湿。 补肾阴,止胎动。 为迅速判明上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和病因,首选的检查是(). 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上消化道钡餐。 纤维胃镜检查。 核素检查。 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治疗肾阳不足、肠燥津枯便秘,应选用的药物是()。 仙茅。 淫羊藿。 肉苁蓉。 巴戟天。 胡芦巴。 对毒物的毒性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气温是影响毒物毒性作用的最主要的环境气象因素。气温改变可影响毒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而其他气象因素(气湿、气压、气流、光照)对外来化合物毒性作用的影响相对较小。本题正确答案为B。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