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1岁,反复发热7天,伴皮疹2天。轻咳,不喘;曾用头孢哌酮治疗3天仍高热。查体:T39℃,精神可,躯干部及四肢散在红色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压之褪色,双颌下及颈部可触及数个淋巴结,最大直径为1.5cm,活动。双眼结膜充血,口唇红干裂,杨梅舌,咽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心肺无明显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肿大。曾查血常规白细胞18×109/L,N0.78,L0.12,CRP136mg/L。若诊断为川崎病,最佳治疗药物为()。 A.阿司匹林。 糖皮质激素。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双嘧达莫。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双嘧达莫。
植篱的设计形式有哪几种?
患者,女,20岁.晚餐后,在用煤气取暖器的浴室内洗澡,近1h后,出现头晕、呕吐、胸闷不适,最可能的诊断为() 急性胃肠炎。 心绞痛。 一氧化碳中毒。 低血糖反应。 高血压脑病。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防治原则除外哪一项() A.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B.迅速脱离有害环境和危害因素。 C.维持患者生命。 D.针对发病机制和病因的治疗。 E.对症治疗。
女孩,1岁,反复发热7天,伴皮疹2天。轻咳,不喘;曾用头孢哌酮治疗3天仍高热。查体:T39℃,精神可,躯干部及四肢散在红色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压之褪色,双颌下及颈部可触及数个淋巴结,最大直径为1.5cm,活动。双眼结膜充血,口唇红干裂,杨梅舌,咽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心肺无明显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肿大。曾查血常规白细胞18×109/L,N0.78,L0.12,CRP136mg/L。若上述治疗方案效果不佳,宜选用以下治疗方案()。 A.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 糖皮质激素。 双嘧达莫。 血浆置换。 加强抗感染治疗。 输新鲜冰冻血浆。
上海郊区某镇,于1992年8月份有一批居民(约200余人)先后有短期发热,伴纳差、乏力、恶心、呕吐。体检:大部分病人皮肤黄染,肝脏轻度肿大,质中有压痛,白细胞正常,尿检阴性。此次疾病传播途径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