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807经济学基础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答案】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一般为正值,表示收入随转移支付的增加而增加。
2.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答案】由于政府支出中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所产生的效果都比一般自发性支出所能产生的效果要小,因此对于剧烈的经济波动,各种自动稳定器作用有限。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根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逆经济方向行事,主动采取一些措施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在经济萧条时,政府要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降低税率,增加政府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以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 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提高利率、减少政府转移支付,降低政府支出,以此抑制总需求的增加,进而遏制通货膨胀。这就是斟酌使用的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也存在局限性,主要表现在:①政策时滞。从认识到总需求的变化到各种乘数发挥作用,都需要时间; ②挤出效应问题; ③政治阻力; ④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一方面乘数大小难以确定; 另一方面政府必须预测总需求水平通过财政政策作用达到预定日标究竟需要多少时间,而在这一段时间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可能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而这就可能导致决策失误。
3. GDP 与GNP
【答案】(1)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国民生产总值(GNP )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的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GDP 与GNP 这两个统计指标在统计思想上反映了是按国土原则还是国民原则进行统计
GDP 按国土原则进行统计,的区分。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由本国国民所创造,都被计入国内生产总值。GNP 按国民原则进行统计,凡是本国国民收入,不管生产要素是否在国内,都被计入国民生产总值。
(3)国外要素支付净额(NFP )是指本国生产要素在世界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减去本国付给外国生产要素在本国获得的收入。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就可以通过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国外要素支付净额获得,即GDP=GNP-NFP。
二、简答题
4. IS 曲线和LM 曲线的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有何影响?
【答案】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 曲线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从IS-LM 图形看,这种影响的大小随IS 曲线和LM 曲线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
(1)IS 曲线的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如图(a )和〔b )所示,在LM 曲线不变时,IS 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 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 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反之,IS 曲线越平坦,则IS 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图 IS 曲线的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2)LM 曲线的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如图所示,在IS 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又随LM 曲线的斜率不同而不同。LM 曲线的斜率越大,即LM 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 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 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图 LM 曲线的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5. 平衡预算乘数作用的机理是什么?
【答案】由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以及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所以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时,政府预算是平衡的,但是国民收入增加了一个与政府支出和税收变动相等的数量。下面结合乘数原理的形成过程来分析平衡预算乘数作用的机理。
设第一部门最初增加的支出为△A ,并且设各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为β。则第一部门增加的支出会使消费需求增加β·△A ,从而又引起第二部门的收入增加了β·△A ,并且第二部门的收入中又要
223增加β·△A 的消费,于是,第三部门的收入又增加了β·△A ,第三部门的收入中又要增加β·△A 的消费。这种收入增加带动消费增加,消费增加又带动收入增加将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不断地循环下去直到国民经济再一次达到均衡,此时整个国民经济部门所增加的总支出△AE 和国民收入△Y
230<β<1,则为△Y=△A+β△A+β△A+β△A+...,因为边际消费倾向。所以。其中
,
倍,并且在这里乘数即为乘数,表示均衡时国民收入的增加量△Y 是自发支出增加△A 的
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 边际消费倾向越小,乘数越小。
6. 为什么GDP 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而非市场经济活动不计入GDP'?
【答案】现代社会经济是市场经济,因此,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里创造了多少财富,只能用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来度量,也只有这样,才能运用收入和支出法来计量GDP 。非市场经济活动是无法包括到收入和支出的范围中来的,例如,自给自足的经济活动、地下经济活动等都没有经过市场交易,既不能反映出人们的收入,也不能反映出人们的支出,因此,无法计入GDP 。
三、论述题
7. 试说明非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关系。
【答案】总供给曲线揭示的是总产出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揭示的是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替换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虽然表面上所揭示的关系不同,但在本质上都表示同样的宏观经济思想,仅仅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失业率越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产出越低; 同样的,通货膨胀率越高,价格水平越高。所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从总供给曲线推导出菲利普斯曲线,也可以由菲利普斯曲线推导出总供给曲线。根据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有:
价格水平。则上式变为:
①
根据奥肯定律,有:
②
将②式代入到①式,替换掉(u-u*)后得: e e e 用P-P -1代替π,用P -P -1代替π,这里P 为当期价格水平,P -1为前一期价格水平,P 为预期